•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的優勢

    2021-06-10 ryder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的優勢。今朝技術革新,科技進步,電池的發展給人類福音,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幫助。水溶液鋰離子電池與當下的鋰離子電池提供同等電力、能效,且使用壽命旗鼓相當,但不會帶來火災危險、不含毒化學品,對環境無危害。今天小編為大家解析的是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優勢。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在水性電解液,它們的氧化還原電位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它們的組合將建立一個可再充電的電池系統的概略結構的組裝的水可再充電鋰的電池(ARLB)使用的被覆的鋰金屬作為陽極和錳酸鋰作為陰極,其CV曲線的掃描速度為0.1mV/s,有兩對氧化還原峰,分別位于4.14/3.80和4.28/3.93V。氧化還原反應如下所示:在充電過程中,惟有一個在陽極反應。Li+離子從水性電解液運輸通過被覆層,減少在鋰金屬表面和沉積Li金屬。在陰極上進行兩種反應:Li+的陽離子去地嵌入從四面體8a的和八面體16c的站點,隨后,造成兩對氧化還原峰,和有機電解質的行為類似。在放電過程中,反向的過程發生。


    因此,在我們的ARLB的CV曲線有兩對氧化還原峰。這聲明,我們上面的電池化學涂層的鋰金屬,0.5mol.L-1Li?SO?/LiMn?O?可以在水性電解液的可充電電池均勻輸出電壓高于3.8V,遠高于水的理論分析電壓,即1.229V。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的優勢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由于安全性能高,不會起火,離子導電率高,且成本也低,已經成為下一代大型儲能電池發展的優選方向。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依賴鋰離子在正負電極之間的遷移而萌生電流的,這種遷移在溶液中進行,經常會使電池自身發生損耗。


    吳宇平教授開創了新的思路:用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制成復合膜,包裹在金屬鋰外。而這層復合膜成為鋰離子的電位在正負極之間“時空穿越”的“隨意門”。吳宇平說:“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鋰離子的電位經過膜,一下就到了負極,然后又筆直從負極回到正極,就猶如科幻片中,人跨越時光門可以筆直在地球和外太空之間往返。”因此,吳教授也把這一新發現稱作“電位穿越”。


    這種新型水溶液鋰離子電池將以突出的安全性、耐用性,成為新能源產品的“大力士”。用它裝備的電動車的行駛距離有望達到400公里,而裝備等同體積的傳統鋰電電動車出行距離僅為150—180公里。


    復旦大學教授吳宇平教授關于水溶液鋰離子電池體系的最新研究,可將鋰離子電池性能提高80%。電動車只需充電10秒即可行駛400公里,這種電池成本低廉,安全不易爆炸。


    該課題組向記者展示了這種鋰離子電池體系。一片薄薄的金屬鋰,被特制的復合膜緊密包裹,將其置于pH值呈中性的水溶液中,與鋰電池中傳統的正極材料尖晶石錳酸鋰組裝,即可制成均勻充電電壓為4.2V、放電電壓為4.0V的新型水鋰電,這一成果大大沖破了水溶液的理論分析電壓1.23V。


    吳宇平課題組的這項成果對發展新型的低成本、易大規模加工、安全環保的蓄電池體系提供了可能。據稱,新型的水鋰電采用水溶液作為電解質,阻燃性加強,使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不易發燙發熱,安全性能高;用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制成復合膜,能將電池的能量損耗降到5%以下。


    據估計,如果將這種電池用于手機,同樣大小的電池至少能將手機通話時間延長一倍,成本則不足原有的一半;用于汽車同樣如此,對環境構成的污染也比現有鋰離子電池小得多。


    美國能源研究所已“瞄”上這項研究,希望與該課題組達成合作意向。但他更希望能與國內有前瞻性的企業合作。該團隊表示,“新型水鋰電在生活中可詳盡使用到各方各面,希望水鋰電的沖破能夠最終使消費者對安全放心、對成本接受,處理目前全球躊躇不前的電動車產業。”


    水電解質在此ARLB系統,具有高的熱容量,并能吸收大量的熱量。在相同的充電和放電過程中,該系統的溫度要低得多,比常規的鋰電池。此外,水或含水電解質與Li金屬陽極和LiMn2O4正極兩者筆直接觸,并且冷卻效果將是非常有效的。冷卻系統,這是通常所需的大容量電池模塊,無需為在電動車中的使用。


    水溶液鋰離子電池為電動車發展掃除了障礙,水溶液鋰離子電池與傳統的鋰電池相比,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