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性能越來越高,屏幕越來越大,辨別率越來越大,相機越來越先進,功能越來越先進。但你可能不了解,手機的電池技術已經整整24年沒有大的進步了。
不只是你手機中的手機,還有最新的電動車,沒有了電池,它們都只是廢鐵一塊。相比其他科技范疇的突飛猛進,電池技術的發展遇到了什么難題?別著急,筆者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1、鋰離子電池誕生時間與原理
1991年,索尼推出首個商用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沿用至今并稱為主流的電子設備電池技術。由于鋰離子是最輕的堿金屬元素,擁有著更小、更輕、能量密度更高的特性,所以迅速取代了鎳電池。
鋰離子電池構成物質中有磷酸鐵、錳、石墨、鈦酸鹽等其他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但要靠著鋰離子這個元素在正、負極中的嵌入與脫出,才可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相互轉化,最終完成充放電過程。
從1991到2015年,電池技術并非沒有進步,只是發展緩慢。目前鋰電池在能量密度、高低溫特性、倍率性能上,都遠遠高于鉛酸、鎳氫電池,但還是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電子產品、電動車等的需求。
2、增加電池容量的兩種辦法
想要提升鋰離子電池續航能力的本質辦法惟有兩種,一是增大電池體積以擴充電量,二是在有限的體積內增加密度來獲得長能效。第一種辦法今朝用在特斯拉電池汽車上,拆掉特斯拉的外殼,底下是密密麻麻的7000多節18650電池,重量為700kg,接近車總重的三分之一。
第二種辦法則是常常被用在了手機上,由于手機體積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往里面塞電池。不過經過研究人員的努力,手機電池的密度還是有了很大的提升,高能量比的負極材料的使用,已經讓單位體積的手機電池容量提升了一倍。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