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韓系企業是不容忽視的一支緊要力量。LG化學、三星SDI與SKI作為韓國動力電池“三劍客”,在江湖上的名號響當當,就連寧德時代、松下、比亞迪三巨頭也不敢輕視。而目前韓系“三劍客”陸續發布的年報也顯示,其業績也是相當亮眼;同時這三家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野心也愈加膨脹。
LG化學于本月初公布了其2018年年度財報,全年銷售額達28.18萬億韓元(約合250億美元),達到公司創始以來的歷史新高。其中電池事業部的銷售額為6.52萬億韓元(約合58億美元)。LG化學表示,公司目前與大眾、戴姆勒、福特、現代等全球知名的汽車品牌均簽署了電池供應合同,擁有近70萬億韓元(約合620億美元)的訂單總額,動力電池業務成為引領公司成長的全新引擎。
此前,三星SDI與SKI已公布了其2018年的年度財報數據。三星SDI 2018年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分別為9.16萬億韓元(約合81億美元)和7150億韓元(約合6.3億美元),同比上漲44.3%和511.6%;其中動力電池事業部門的銷售額達1.88萬億韓元(約合16.7億美元),同比增長42.6%。而SKI則表示,從2018年財報起將動力電池部門的財務狀況獨立公示,SKI公示2018年動力電池部門的銷售額為3482億韓元(約合3億美元),同比上漲139%。
依據SDI與SKI的財報顯示,兩家電池事業部門欲在2019年-2020年實現盈利,而韓國券商則預計,三大動力電池企業的動力電池部門將在2019年年內全部實現當季盈利,而2020年將進入全年盈利。
1550億美元全球電池訂單
LG化學、三星SDI和SKI三家企業電池業務的增長得益于全球電池市場的爆發。韓國工業部部長表示,“鋰電池市場是一個具有高增長前景的新業務,它的表現將超過半導體。”事實上,全球電池市場在過去幾年中每年增長達40%至50%,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張大了對技術開發和加工設施的投資。
依據業內人士和券商的預測,這三家韓國公司2018年總共贏得了全球客戶約110萬億韓元(約合976億美元)的電動車電池訂單。而加上前一年手頭的訂單,這三家公司的訂單積壓預計將達到175萬億韓元(約合1550億美元)。
電池中國網知道到,電動車電池需求增加,加之LG化學等廠商贏得大量的訂單,動力電池也已成為韓國緊要的出口商品,其已同半導體、汽車、鋼鐵等一道,成為了韓國十大出口商品之一,部分人士更是預計其有可能成為韓國第二大出口商品。
9000萬美元聯手研發新型電池
為進一步保持和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去年11月LG化學、三星SDI和SKI簽署諒解備忘錄,將設立一個規模1000億韓元(約合9000萬美元)的基金,來打造下一代電池產業生態系統。依據協議,三家將共同投資于項目研發,即固態電池、鋰金屬電池和鋰硫電池的研發,同時支持下一代電池材料、工藝和設備的開發,并加速核心技術的早期商業化。
“蓄電池是代表性的新興產業,市場規模有望超越存儲半導體。它是新能源行業的游戲規矩改變者,包括電動車和儲能系統,”韓國工業部部長在參加三家公司的簽約儀式時表示,“此次合作意義重大,因為這三家蓄電池廠商將共同開發技術,應對國外公司的專利攻擊,并共同構建下一代產業生態系統。”
90億美元投資覬覦中國市場
而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全面退坡時間的臨近,這三家企業也加快了在中國的產業布局及產能擴張。電池中國網留意到,這三家動力電池巨頭在年報中的盈利計劃,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中國市場。據韓國證券界的統計,這三家電池企業在2019年計劃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韓元(約合90億美元),其中有超過40%是針對中國市場。
韓系電池企業對中國市場的覬覦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SKI在中國合資建設的電池工廠就已經投產,而LG化學南京工廠、三星SDI西安電池基地也已于2015年建成投產。在投資額方面,僅在2018年,LG化學、三星SDI和SKI三家電池企業在中國投資就已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約合45億美元),并把各自企業最大的電池加工基地放在中國。
對韓國企業在中國的布局,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2020年政策開放以后,競爭還會進一步加劇,因為將來日韓的企業包括三星、LG、SK、松下等在我國都有非常大的產能布局。目前都在快速建設產能,只是今朝受我國政策的影響,我們國家更多地扶持和支持國內企業。”
據知道,三星SDI、LG化學和SKI三大行業龍頭,已經在中國布局了到2020年后不下50GWh的產能,且依據市場反應隨時可能持續擴張。某業內人士指出,“只等明后兩年,貼在中國本土電池企業身上的補貼保護符的法力逐漸減弱并最終消失之后,祭出價格戰的大殺器,完成行業清洗,實現整個產業的大洗牌。”
正如行業分解人士所說,在中國占據全球新能源汽車近一半市場的大環境下,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對于2020年中國新能源補貼退坡格外期望,而2019年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在華展開收購、并購、建廠等動作也將更加頻繁,國內電池企業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市場競爭將越發白熱化。中國企業當提前做好準備,采取應對之策!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