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研發一納米大小鉑顆粒 比目前燃料電池催化劑性能高一倍

    2021-06-10 ryder

    據外媒報道,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TechnicalUniversityofMunich)的一個跨學科研究小組制造出了用于燃料電池催化過程的鉑納米顆粒,該新型催化劑的尺寸得到了優化,與目前已實現工業化的最佳工藝制成的鉑顆粒相比,其性能增加了一倍。


    燃料電池能夠替代電池,成為電動車的動力來源。燃料電池消耗可再生的氫氣(如利用風力發電廠的剩余電力就可加工氫氣),但是,用在燃料電池中的鉑非常稀少且特別昂貴,限制了燃料電池的大規模使用。


    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今朝優化了鉑顆粒的尺寸,與目前商業化工藝加工的顆粒相比,其性能要高出一倍。該研究小組由無機和有機金屬化學教授RolandFischer、物理能量裝換與存儲系AliaksandrBandarenka以及納米系統能量轉換模擬教授AlessioGagliardi牽頭。


    一個鉑“蛋”(顆粒)惟有一納米大小


    在燃料電池中,氫與氧反應萌生水,在此過程中萌生電力。為了優化此類轉換,電極上需要使用催化劑,而鉑在氧還原反應中就發揮核心作用。


    為找到理想的處理方案,該研究小組創造了整個系統的計算機模型。核心問題是:鉑原子簇的尺寸可以達到多小,同時又能夠讓其具備高度活性的催化功能?Fischer教授表示:“事實證明,鉑顆粒具備一定的最佳尺寸。”約莫1納米、蘊含約莫40個鉑原子的鉑顆粒是最理想的。Bandarenka表示:“這種大小的鉑催化劑雖然體積小,但是具有大量的高活性點。”


    催化劑研究中心(CRC)的跨學科合作是該研究小組得到研究成果的緊要因素,結合建模理論、合作討論以及從試驗中獲得的物理化學知識,最終讓研究人員們制造出一個模型,展示了要怎么樣依據理想形狀、尺寸以及燃料電池中成分分布大小情況設計催化劑。此外,CRC還具備創建和試驗探測此種鉑納米催化劑的專業知識。


    效果是最好的催化劑的兩倍


    試驗證實了研究人員的理論預測。Garlyyev表示:“我們制出的催化劑效果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催化劑的兩倍”但是,由于目前鉑的含量只減少了50%,仍不足以實現商業化使用,非得減少80%。


    除了此種球狀鉑納米顆粒,研究人員還希望研究形狀更復雜、但是催化活性更高的鉑納米顆粒。而計算機模型是建模的理想選擇,但是andarenka表示:“更復雜的形狀需要更復雜的合成辦法。”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