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電池的下一代技術路線

    2021-06-10 ryder

    預計2018年8月至2021年期間,全球鋰電池產能將從170GWh增長至590GWh。在電池制造商努力提高電池產量、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汽車制造商與投資者也在探索下一代電池技術,以提高電池產品性能、甚至是取代現有電池產品 。在本研究報告中,我們對鋰電池的三類主要技術發展方向進行對比分解,探討技術的優點、使用障礙以及可能的開發歷程。


    首先,研發加工鈷含量較低、甚至是不含鈷的電池已成為開發下一代鋰電池的緊要方向。對于鋰電池制造商與汽車制造商來說,由于鈷金屬較為昂貴,且需要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大量進口,因此急需擺脫或者降低對于鈷的依靠。包括Johnson Matthey與Nano One公司等在內的企業已經研發出了減少鈷含量、甚至是替代鈷的辦法。


    其次,為降低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使用面臨的充電問題,具備快充能力的鋰電池也成為汽車制造商與電池制造商們的緊要研發方向。以色列電池公司StoreDot正是致力于此,并自稱成功開發出了一款讓手機在60秒內洋溢電,并可讓新能源汽車在短短幾分鐘內洋溢電的新型電池。


    再次,各大電池公司還在競相推出高能量密度電池。高能量密度電池的實現方式之一是用包括硅或金屬鋰在內的高能量密度材料替代原有的石墨負極材料。美國兩大電池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公司與Enovix公司分別采用不同的辦法研發出了硅負極材料。韓國的三星SDI公司則將重心放在了一種名為“石墨烯球”的硅與石墨復合材料的研發上。


    此外,固態電池由于可以實現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以及較長的循環壽命,也被寄予厚望。固態電池的技術核心在于電解質材料的選取和使用,因此我們以電解質材料體系作為分類根據,分別選取混合固液電解質、無機電解質以及固態聚合物電解質這三類電解質材料體系對固態電池進行詳盡分解。這三類固體電池體系雖然具有良好前景,但都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迎來規模化的發展和使用。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