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與隔膜“雙線作戰” SKI的中國市場“算盤”

    2021-04-27 ryder

    日韓電池巨頭高光之下,SK Innovation(下稱“SKI”)在動力電池范疇的表現并不算特別搶眼。但近期種種跡象顯示,SKI正在開啟新一輪的市場“反撲”。


    10月7日,SKI表示,公司計劃投資約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在常州新建鋰電池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加工工廠。工廠將設4條鋰電池隔膜加工線和3條陶瓷涂層隔膜加工線。預計明年初動工,爭取2020年第三季度量產。


    而就在兩個月之前,據韓聯社消息稱,SKI計劃將在中國江蘇省常州開發區建設年產7.5GWh動力電池加工基地,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


    結合國內補貼退坡定勢、雙積分實行以及合資股比開放政策來看,SKI瞄準補貼退坡后新能源市場的意圖十明顯顯。盡管此前SKI曾一度敗走中國市場,但此翻洶洶來勢仍舊聲明其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舊十分執著。


    事實上,SKI在動力電池猛烈競爭中一直蓄謀實力,等待反撲時機。據知道,SKI主打軟包電池,目前量產的單體電芯最高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LGC為250Wh/kg、SDI為200Wh/kg),并力求在2020年開發出能夠行駛700Km的動力電池。


    依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17年SKI在鋰離子電池范疇的研發投入超10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正在加速崛起,其他日韓巨頭也在積極重返中國市場,面對勁敵林立的中國市場,SKI一手推進鋰離子隔膜擴產,一手加碼動力電池產能,重拳出擊能否給SKI在華發展揭開新的篇章?


    卷土重來“辟蹊徑”


    “China Insider”是SKI對于自身在中國立足的戰略定位。韓國SKI電池事業部本部長Kang Sanghoon公開表示,公司正在中國進行產能及研發投資,在新能源汽車范疇采取兩種主要戰略是:一是對電池技術的研發投資;二是與中國新能源行業協同發展。


    同時,SKI主打的軟包電池的市場增長空間開始顯現。一方面,今年以來,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背景下,國內軟包電池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加速;另一方面,國際車企對于軟包技術路線的酷愛也開始影響國內研發趨勢。


    業內預計,2020年軟包動力電池市場需求達79.4GWh,市場滲透率將提升至40%。


    對于SKI重回中國市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內新能源范疇的合資趨勢正在興起,國內動力電池的兩極分化在乘用車配套范疇極度分明,能真正給車企提供中高端車型電池的企業嚴重不足。SKI在當下節點加快在中國的產能布局,主要是瞄準2020年后的國內補貼退坡的后市場。


    除了加快自身的產能布局之外,SKI在中國的動力電池范疇布局還“另辟蹊徑”。


    7月4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億緯集能將增加注冊資本至5.18億元,億緯集能將向Blue Dragon Energy申請不超過5億元的借款。


    依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司注冊處(ICRIS)信息顯示,Blue Dragon Energy Co.,Limited曾用名為SK Battery China Holdings Co.,Limited,是SKI在中國地區開展電池相關業務的平臺企業。這意味著,SKI將利用資本加持形式為中國動力電池范疇的布局再添觸手。


    今年5月,SKI(占股40%)與北京電控、北京汽車等中國企業合資設立的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也成功入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


    業內分解認為,此次申報入圍是謹防此前因未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而造成業務推廣幾乎停滯的再次發生。


    去年以來,受到新能源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SKI在中國的電池業務深陷泥淖。2017年3月,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停產,停產原由為公司未進入電池企業目錄,無法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導致動力電池訂單大幅減少。


    如今SKI“卷土重來”,或將打破公司在中國動力電池業務的困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常州工廠外,SKI還計劃將位于韓國瑞山電池廠的產能張大至5GWh,以及將匈牙利科馬隆電池廠的產能張大至7.5GWh,以實現2022年在全球范圍建立年產能20GWh的動力電池加工體系。


    發力隔膜能否如愿以償


    作為全球第二大濕法隔膜制造商,SKI此番計劃在常州新建鋰電池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加工工廠,是SKI首次在海外推進材料業務項目。


    資料顯示,SKI是韓國首家和國際上第三家開發商業用電池隔膜的公司,擁有隔膜制造的低收縮性和耐熱性(highheat-resistant)專利技術。公司在曾坪郡的九條加工線負責供應滿足全球17%的鋰離子電池隔膜需求。


    SKI一名負責人表示,近期海外電動車電池制造商紛紛在歐洲、中國等地增設工廠,加上合作公司要求保障供應穩定,因此公司決定在常州建立電動車電池隔膜工廠。公司方面期望該項目對公司與中國電動車電池產業的合作發展作出貢獻。


    業內分解認為,SKI大手筆在華投資隔膜材料,一方面,遵從客戶配套就近原則,從運輸距離、加工制造到人力資源上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為公司接下來在華大規模的產能擴張配套做準備。


    不過,即便是技術實力雄厚,SKI在華發力隔膜材料,除了自身的配套之外,其在華的材料市場擴張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償。


    一方面,國內隔膜范疇頭部企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差距并不大,且具備成本優點;另一方面,由于近兩年建設的隔膜產能加速釋放,產能爭搶消化下,引致國內隔膜深陷于價格戰泥潭當中。且隔膜毛利在四大材料中最高,也成為電池企業首要降價的對象。


    GGII調研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濕法基膜價格在2.2元/㎡左右,干法單拉基膜價格在1.6元/㎡左右,干法雙拉基膜價格在1.3元/㎡左右。相比于年初,濕法基膜價格下降約35%,干法單拉基膜下降約33%,干法雙拉基膜下降約24%。


    因此,SKI隔膜項目落地之后,能否成功介入國內隔膜范疇戰局,影響格局幾何以及市場勝算仍是未知之數。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