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8月12日,德賽電池(000049)發布半年報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73.3億元,同比增長16.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27.70%。
德賽電池主要圍繞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進行業務布局,其中惠州電池主營中小型鋰離子電池封裝集成業務,惠州藍微主營中小型鋰離子電池電源管理系統業務,惠州新源主營大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電源管理系統及封裝集成業務。
報告期內,德賽電池動力電池業務進展仍舊不理想,仍處于虧損狀態。子公司惠州藍微新源上半年實現營收4422萬元,凈利潤-762萬元,虧損較去年同期分明減少。
作為3C電池PACK龍頭企業,德賽電池在動力電池范疇的布局較晚,這也使得德賽電池在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客戶開拓和積累、電池產能建設以及供應鏈建設等方面都較為落后。
而在當前補貼大幅退坡、市場競爭加劇等下,德賽電池的動力業務發展將面臨更多壓力和挑戰。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最新發布的《動力電池字段數據庫》統計顯示,2019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加工約60.9萬輛,同比增長60%;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30.01GWh,同比增長93%,進而帶動動力電池PACK裝機量大幅增長。
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共有130家PACK企業(含電芯廠、主機廠和第三方PACK)實現裝機配套,主要是受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一批電池企業開始退出動力市場轉戰其它范疇。
其中,包括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上汽大眾、威睿電動、華晨寶馬、新中源豐田、威馬汽車、一汽、東風汽車、上汽時代、正力蔚來等主機廠自建或與電池廠合建的PACK企業,車企成為動力電池PAKC裝機的最大力量。
而德賽電池在上半年未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配套,與其同行欣旺達實現超1萬套裝機形成鮮明對比。
德賽電池表示,2019年公司動力電池業務將進一步聚焦于核心客戶電源管理系統業務,努力減少虧損,力爭盈虧平衡。同時,儲能范疇鋰離子電池市場也是公司將來拓展的緊要業務范疇,公司已與核心戰略客戶開展儲能范疇業務合作。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