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讓退役的動力蓄電池重新“上崗”

    2021-04-27 ryder

    導語:四川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通常情況下,當動力蓄電池容量衰減至80%以下時,便不能再滿足汽車使用。“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該何去何從?


    前不久,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旨在建立完善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真正讓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跟得住、收得回、用得好。


    電池“退役”高峰將至


    回收利用成熱點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退役高峰期將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依據經驗,我國運營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報廢年限是3-5年,私人乘用車動力電池報廢周期為5-8年。有數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萌生約24萬噸的“退役”動力蓄電池,2022年將萌生53萬噸“退役”動力蓄電池。


    “‘退役’不等于報廢,而是回收利用的開始。”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吳孟強教授解析。電池容量在100%-80%區段,可滿足車用。在80%-20%區段,可滿足梯次利用。何為梯次利用?簡單來說,就像遙控汽車上的干電池不能用了,還可以放到遙控器里持續用一樣。當電池容量衰減至20%以下時,就要進入國家嚴控的報廢回收環節。


    動力蓄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緊要成本。按現有價格推算,將來兩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就將迎來百億市場空間。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今年以來,廣東、浙江、四川等地也先后出臺省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方案,并相繼成立產業聯盟,加快建立區域回收利用體系。


    用得好才是“寶”


    實際妨礙并不少


    回收利用市場空間巨大,但面臨的實際妨礙也并不少。“用得好才能真正變成‘寶’。”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看來,要實現回收利用最大化、污染最小化,跟得住、收得回、用得好缺一不可。


    “跟得住、收得回,主要依托加工者責任延伸制度,建設傾覆全國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該負責人說,目前,我國還在探索建立階段,政策細節和企業技術能力都還有待進一步明晰、提升。


    用得好,則要在梯次利用上下足功夫。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退役”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產業中的最大用戶,目前擁有基站190余萬座,在31省基站使用梯次電池約3億瓦時,占目前市場上退役電池總量的一半以上。


    “梯次利用,用作基站電源只是末端一級。”聯盟首任理事長、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副總經理楊慧解析,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退役”后,他們會將這些電池組中合格的電芯測試篩選出來,電池容量高的組合、出產成類似“充電寶”的儲備電源,供醫院、學校等場所使用;電池容量低一些的,可依次用做低速電動車替換電源、通信基站備用電源和節能燈等。


    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軍說,看好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目前長虹已成立四川長虹潤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大力新建回收利用基地和加工線。


    同時,業內人士也呼吁各地警戒和整治不正規的地下回收產業鏈。“粗暴拆解,只拿走最有價值的東西,其余一棄了之,不但會破壞整個產業生態,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吳孟強表示。


    原標題:讓退役的動力蓄電池重新“上崗”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