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01能源改革,推動儲能產業發展
經濟增長驅動能源需求提升
▪ 全球加工的增長和繁榮使得能源需求保持增長;
▪ 全球超過80%的經濟增長由新興經濟體驅動,其中中國和印度占比達一半;
▪ 全球能源體系在矛盾中階梯性增長:世界需要“更多能源”和“更少碳排放”;
▪ 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速約1.2%。
全球繼續“電氣化”
電氣化:
▪ 電力行業將會消耗全球一次能源增量3/4
▪ 發展中經濟體驅動世界經濟繼續增長
綠色化:
▪電力“低碳化”,勢不可擋
▪將來能源增量由可再生能源主導
▪零排放&零能耗家庭
▪多能互補促使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
▲ 全球發電結構變遷展望
電力替代加劇,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
▪電力行業碳強度降幅>75%
▪85%的能源供給增長來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電用能源
中國經濟增長向可繼續模式轉變
▪能源需求增長主要聚集在發展中亞洲國家
▪中國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水電)增量超過了中國能源需求的增量
02儲能,助力跑贏新能源“最后一公里”
儲能可在電能的生命周期各階段發揮價值
鋰離子電池在儲能范疇使用范圍廣泛
鋰離子電池可使用于時間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功率kW-MW級的儲能范疇
鋰離子電池是電化學儲能的主流技術
▲ 全球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2000-2018)
▲ 中國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2000-2018)
▪在電化學儲能示范項目中,以鋰電池儲能示范項目數量占比最高,充足體現出技術優點
▪規模化的鋰電池儲能裝機增長迅速,引領儲能行業發展
政策支持力度繼續增強
貫徹落實《關于促使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揮意見》2019-2020年行動計劃
印發日期:2019年6月26日
增強技術研發
攻克瓶頸技術,推動百MW壓縮空氣、儲能使用示范,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落實產業發展政策
推動配套政策落地,規范電網側儲能發展,建立儲能項目備案制。
推進示范使用
組織首批示范項目,推動國家示范項目建設,支持負荷側儲能發展,開展安全示范工程建設,鼓勵參與輔助服務市場。
動力電池儲能化使用
開展充電設施與電網互動研究,完善基礎設施
推進儲能標準化
完善標準體系建設
市場環境催加工業蓬勃發展
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或達125GW/305GWh,產值將逾1000億美元。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法國、 印度、韓國、英國占了全球儲能市場容量近76%。
規模制造優點引領電芯成本不斷下降
85%
2010年至2018年鋰電池價格下降85% (美元/kWh)
1073元/KWh
依據已公布的中標價格信息計算,儲能電池包的均勻價格為 1073元/kWh,比國際市場上均勻價格低30%
100美元/KWh
2024年,鋰電池包的均勻價格將低于100美元/KWh
03儲能規模化發展痛點及商業化使用之路
儲能規模化發展之痛點
盈利模式不清晰
▪電力市場機制尚未形成
▪儲能多項使用價值未完全發揮作用
▪儲能使用價值收益難以測算
▪儲能電站投資收益評估難以量化
安全保障,防御為主
▪安全是企業的紅線
▪儲能電池非得保障100%安全
▪對儲能系統進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行業缺乏標準
▪系統安全評價和電網接入管理要求不明晰
▪缺少統一規范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法
▪環境評價要求、退役回收要求不明確
儲能商業模式創新
多樣化融資模式、金融資本與儲能產業深度融合
▪電力市場機制尚未形成
▪儲能多項使用價值未完全發揮作用
▪儲能使用價值收益難以測算
▪儲能電站投資收益評估難以量化
委托租賃
擁有資金或設備的人委托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融資租賃
筆直融資租賃
由承租人選擇物件,出租人通過風險評估后進行出租
售后回租
承租人將資產出售, 然后向出租人租回使用
杠桿租賃
由一家租賃公司牽頭,為一個越大型的租 賃項目融資
儲能安全技術創新
儲能安全保障:防御為主,防火為輔
▪不能將安全寄托于外部條件的改善,治標先治本
▪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基于電池性能及系統設計
▪對儲能系統進行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業的紅線
04上海電氣國軒儲能示范案例分解
原標題:干貨 | 儲能范疇布局中多方位探討儲能商業化使用之路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