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新能源準入修訂嚴控電池企業 改裝授權制防范騙補

    2021-04-26 ryder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進入井噴期,包括騙補、汽車安全等問題也開始暴露,要怎么樣能夠推動新能源產業穩健發展?這不僅需要制定更加科學、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為這一行業引入類似于特斯拉這樣的鯰魚,攪動競爭也是必行之舉。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相關政策正處于密集調整期。


    5月24日,由工信部牽頭舉辦的一場討論會在北京萬壽賓館舉行,主要議題就是《新能源汽車加工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修訂版-征求意見稿),會場討論十分猛烈。一位電池范疇的專家向記者透露。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看來,之所以對實行7年的《規定》進行修訂,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新能源產業已進入井噴期,相關問題開始凸顯,對《規定》進行修訂是推動行業穩健發展的緊要路徑。


    此次《規定》修訂的一個緊要核心問題,就是要對電池行業進行規范。葉盛基指出,這不僅關系到電動車的安全性,也關系到行業將來的規范發展。


    記者知道到,現行《規定》并沒有涉及電池的準入標準,而《規定》修訂版則對這方面進行了具體規定。


    不僅如此,對電池準入的管控,實際上也是為了防范騙補問題再度發生。上述電池范疇專家表示,因為一塊電池匹配多個車型,是之前新能源汽車騙補的緊要手段。


    與其相對應,《規定》還對新能源汽車加工企業的整車加工一致性進行了規定和要求,并對改裝這一騙補的重災區進行了規范,以期在新能源2025戰略加速推進時,電動車行業能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


    增加電池準入規定


    依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4.05萬輛和33.11萬輛,位居世界首位。今年這一態勢仍舊在繼續,前4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達到9.44萬輛和9.0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6.8%和131.1%。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進入井噴期,已經實行7年的《規定》也迎來首次修訂。


    葉盛基告訴記者,此次《規定》修訂,關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新能源車的安全,因此作為關系車輛安全的緊要零部件,《規定》的修訂版本對電池的加工、管理、加工企業的認定進行了詳述。


    實際上,現行《規定》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部分并沒有對電池這一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準入進行具體規定,更多側重整車加工企業的準入要求,比如具備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具備保證新能源汽車產品加工一致性的能力等。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