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2月28日,藍曉科技(300487)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與青海錦泰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泰鋰業”)簽訂了4000t/a碳酸鋰加工線建設、運營和技術服務合同,合同金額為6.24億元,將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該加工線的建設投產。
藍曉科技表示,本次合同金額占公司2018年度營業收入的98.70%。藍曉科技2018年營收6.32億元,同比增長42.2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53.71%。
值得一提的是,藍曉科技于2018年6月與錦泰鋰業簽訂《3000t/a碳酸鋰加工線建設、運營和技術服務合同》,合同總金額為4.68億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74.03%。該產線計劃2019年3月底前完成建設投產。再次獲得錦泰鋰業的大單,是其對藍曉科技鹽湖鹵水提鋰技術的肯定。
此外,2018年3月,藍曉科技與藏格鋰業正式簽訂《設備購銷合同》,約定由藍曉科技提供年產1萬噸碳酸鋰(為其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的一部分)的鹽湖鹵水提鋰裝置,合同價格為5.78億元人民幣,占公司2016年度營業收入的173.90%。藏格鋰業項目已完成前4條線的運行調試,部分加工線已具備調試條件,其余加工線按照進度分期實行安裝調試。
截至目前,藍曉科技累計簽訂鹽湖提鋰裝備合同訂單金額已達16.7億元。
據知道,但是受制于技術能力和惡劣的地理條件,鹽湖提鋰尚未大規模開展,目前能實現鹽湖提鋰的公司有藍曉科技、鹽湖股份、西藏礦業、科達潔能、西藏城投、藏格控股等。藍曉科技自2009年開始進行鹽湖鹵水提鋰系列技術的研發,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鹽湖鹵水吸附法提鋰技術、碳酸鋰精制除雜技術。截止目前,公司共獲得7項與鹽湖鹵水提鋰、碳酸鋰精制技術相關的專利。
據藍科鋰業此前公布的數據,公司鹽湖提鋰離子電池級碳酸鋰的加工成本約莫為4萬元/噸,考慮到隱性成本,放寬到5萬元/噸,則鹽湖提鋰每噸碳酸鋰毛利潤11萬元。按照藍科鋰業2018年規劃的3萬噸碳酸鋰產能達產,那么可實現毛利潤33億元。
此外,為應對市場轉變,藍曉科技開始著手紅土鎳礦提鎳技術和粉煤灰循環利用除雜技術,尋找大型工業化項目的沖破口,開發鈷、錸、釩、鈧等其他金屬品種,逐步推出鎳、鈷、錸等品類。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