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需求向上價格向下 磷酸鐵鋰材料陷入焦灼期

    2021-06-11 ryder

    需求向上,價格向下,這在任何范疇都是一種反常的市場現象。如今,磷酸鐵鋰材料企業正于動力電池市場陷入如此膠著之勢。


    需求端,依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9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4.98GWh,同比增長281%。其中,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裝機電量約1.40GWh,同比增長174%。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補貼進一步退坡,下游使用市場會用腳投票,性能、成本、細分市場需求多重因素作用下,2019年磷酸鐵鋰的使用風潮或會重啟。


    依據1-2月份電池企業及整車廠動向來看,上述預判并非空穴來風。一個分明的信號是,在今年首批推薦目錄中,高工鋰電統計,在上榜的20款新能源專用車型中,搭載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車型有13款,占比最高。


    更有消息稱,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還在考慮補貼大幅退坡下,在部分高續航乘用車車型上切換升級版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從寧德時代青海投產、國軒高科牽手博世等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大戶近2個月動態來看,電池企業對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并未減弱。


    春節后,磷酸鐵鋰材料企業交易情況較往年同期更好,有個別主流企業表示目前開工率基本滿產,訂單火熱。部分中小企業受資金和訂單影響,積極考慮轉型儲能方向或暫時放棄磷酸鐵鋰市場。


    價格端,磷酸鐵鋰材料卻并未呈現逆勢上揚,甚至很多人預測今年主流產品價格或將跌破5萬元/噸。


    如此矛盾背后,是磷酸鐵鋰材料產能過剩結構下的必然。GGII調研數據顯示,目前磷酸鐵鋰材料排名靠前的企業有比亞迪、BTR、湖南升華、安達科技、北大先驅、斯特蘭、德方納米、重慶特瑞、合肥國軒、煙臺卓能等。


    這10家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約85%,市場聚集度非常高。其合計產能規模(包括新增投產規模)已經大幅超過市場新增的磷酸鐵鋰材料需求。“老大跟老大玩,老二跟老二玩,老三沒得玩”已是行業共識。


    產能過剩背景下,一些2017年、2018年申報環評的磷酸鐵鋰材料項目也已經流產。而對于已開工的后來者要沖破面前的銅墻鐵壁,價格優點成為最有效的手段。這也是磷酸鐵鋰材料需求回暖,但卻陷入低價怪圈的筆直原由。


    一方面,面臨客戶壓價、下游市場對三元材料需求增速等市場環境,前十出貨量大的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壓力頻頻;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為占據一席之地,價格戰猛烈,材料價格一度被拉低。


    以安達科技、德方納米為例,作為主營磷酸鐵鋰材料的大戶,兩家企業紛紛發起IPO,卻又雙雙折戟而回。頭部企業膠著之勢如此,其他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可想而知。


    尤其2018年動力電池市場“黑天鵝”事件的爆出,湖南升華、江西金鋰、浩普瑞等被波及的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幾乎全年停擺,損失慘重。


    從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裝機量來看,寧德時代、比亞迪依舊占據半壁江山。排名靠前的磷酸鐵鋰材料企業面臨2018年市場清洗后,切入頭部電池企業的供應商將暫時安全,預計2019年前三格局將在這幾家材料企業中角出。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