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離子電池組電芯有哪些?要怎么樣評價鋰離子電池電芯技術水平?電芯是鋰離子電池組組件中的緊要組成部分,一個通過制造廠家安全測試輸送到市場上的鋰離子電池組通常是由電芯、管理單元和外殼等幾大部分組成的。
什么是鋰離子電池組電芯?
鋰離子電池組電芯是指單個含有正、負極的電化學電芯,一般不筆直使用。主要是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以及外殼所構成的。電芯的質量筆直決定了鋰離子電池組的質量。
鋰離子電池組電芯種類
在市面上使用較為廣泛的電芯有三種類型,主要有18650電芯、聚合物電芯以及磷酸鐵鋰電芯。
一、18650電芯
18650型鋰離子電池指電池的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0表示圓柱體型的電池。18650電芯的技術比較成熟,電池結構穩定、比容量高、綜合性能突出,而且因為體積小巧可以在很多范圍內使用。
二、聚合物電芯
聚合物電芯與傳統鋰電池的區別在于加工工藝。鋰離子電池是纏繞而成,體積較軟。聚合物是重疊而成,體形較硬。相同體積的聚合物和鋰離子電池,聚合物的容量更大,約高出30%以上。并且更安全,爆炸風險小。使用壽命長。
三、磷酸鐵鋰電芯
磷酸鐵鋰電芯,在材料的組成上,其資源在地球上更為普遍。電芯中的磷酸鐵鋰晶體中的P-O鍵穩固,難以分析,即便在高溫或過充時也不會像鈷酸鋰一樣結構崩塌發熱或是形成強氧化性物質,因此擁有良好的安全性。
鋰離子電池組電芯的技術水平要怎么樣
在鋰電芯的技術水平方面,國內與國外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這次小編就從鋰離子電池組電芯的三種封裝體系來分解一下國內鋰電芯的技術水平要怎么樣。
鋰電芯的三種封裝體系分別為方殼、圓柱、軟包這三種。這三種封裝體系是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的最廣泛的方式了。
一)方殼
在方殼電芯方面,國內有企業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240Wh/kg,并且有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鋰電芯的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
而在國際上,有國外的企業所加工的鋰電芯比國內企業要高10Wh/kg,其能量密度已達到250Wh/kg。不過這種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電芯所使用的正極材料,據行業相關人士猜測可能與國內使用的材料并不相同。
雖然在能量密度上,國內企業比國外企業還有一些差距,但這個差距并不算太大,而且兩者在電芯材料的選用上可能并不相同。
如果單純的想要比較技術水平的話,同規格的方殼電芯之間的能量密度才更具有可比性。所以單從技術這一條件上來看,可能國內與國外技術并沒有相差太多。
二)圓柱
在圓柱電芯方面,國內廠家所加工的鋰電芯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240Wh/kg,國外的技術水平是達到了250Wh/kg。
圓柱電芯與方殼電芯在能量密度方面,與國外相比,都相差10Wh/kg的差距。不過對于這點差距,國內的企業也有在拼命追趕,相信追上國外鋰電芯的技術水平的日子已經不會很遠了。
三)軟包
如果軟包電芯也要與另外的封裝方式的電芯比較能量密度,那么軟包電芯在技術方面,肯定能更快的達到200Wh/kg這樣高密度水平。
由于鋰離子電池在材料上的綠色環保性,以及其在能量密度上的優點性,使其在國內外得到了一致的發展,并且對于其技術的研究還會不斷提高。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