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中國儲能網訊:近幾日商譽爆雷的上市公司,在大洋電機面前,也只能望“洋”興嘆:1月29日晚間,大洋電機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修正預告,預計2018年將虧損23億元~21億元。對于大幅下修業績的原由,公司表示系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所致。
每經記者 吳澤鵬 實習編輯 梁梟
近幾日商譽爆雷的上市公司,在大洋電機(002249,SZ)面前,也只能望“洋”興嘆——后者可是一口氣計提商譽減值準備超過22億元的主。
1月29日晚間,大洋電機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修正預告,預計2018年將虧損23億元~21億元,而其此前原預計盈利2.3億元~4.4億元。
對于大幅下修業績的原由,大洋電機在公告中披露稱,公司此前收購的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驅動)2018年業績虧損,未能達成業績承諾,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0億元~21.5億元;同時,收購的北京佩特來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佩特來)2018年業績下降分明,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2.50億元~3億元。
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超過22億元,這也引起監管部門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1月30日下午,深交所對大洋電機發關注函,要求后者對“2017年計提金額相對較低,2018年聚集大額計提”作出說明,并自查是不是存在通過商譽減值對當期財務報表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情形。
收購公司業績不達標
同一個“大洋”,業績預告卻站在了遙遙相望的兩岸。在2018年三季度報中,大洋電機曾預計2018年將實現盈利2.3億元~4.4億元,變動幅度為-45%~5%,而在1月29日晚間發布的修正公告中,該公司則預計虧損超過21億元,其中,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所帶來的影響超過22億元。
讓大洋電機被商譽減值“大額擊中”的,是幾年前的2起并購。
2015年中,大洋電機宣布擬以35億元取得上海電驅動100%股權,至2016年初,該收購完成股權變更登記事項,收購形成商譽29.73億元。上海電驅動正式并入上市公司后,也開始了未能完成業績承諾的艱難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依據并購時的業績承諾,上海電驅動2015年~2018年扣非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9400萬元、1.38億元、1.89億元和2.77億元,而實際上,除2015年達標外,2016年~2017年,上海電驅動實現的業績分別為1.15億元,1.27億元,完成比例83.43%、67.04%。
大洋電機目前尚未公布2018年上海電驅動的業績,但在此番業績修正公告中,大洋電機披露稱,上海電驅動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未能達成業績承諾,如此看來,上海電驅動2018年未能達到2.77億元的業績承諾。
大洋電機表示,依據上海電驅動目前的經營情況及將來行業情況,因收購形成的商譽存在大額減值跡象,需要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計提金額約為20億元~21.50億元。
同樣需要計提減值準備的,還有2013年收購的北京佩特來所形成的商譽。大洋電機稱依據北京佩特來目前經營情況及將來行業情況,因收購形成的商譽存在大額減值跡象,需要計提相應的商譽減值準備,計提金額約為2.50億元~3.00億元。
1月30日,大洋電機股票開盤“一”字跌停,至下午收盤未有起色,報收3.62元/股,總市值85.8億元。
前兩年計提較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實際上,對于并購的上述2家公司,大洋電機在2016年~2017年同樣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但計提金額較小。
大洋電機2016年年報披露,通過商譽減值測算,上海電驅動由于市場原由,并購后經營業績較并購時預期略微有所下滑,經探測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730.82萬元;2017年年報披露,對并購上海電驅動萌生的商譽計提8075.10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對并購北京佩特來萌生的商譽計提1583.13萬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統計可見,2年下來,大洋電機對上述2家并購而來的公司合計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也不過1.23億元,尚不及此次擬計提的零頭。
如此之大的變動,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
1月30日下午,深交所對大洋電機發關注函。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大洋電機說明2016年、2017年商譽減值準備計提金額相對較低,而在2018年聚集計提大額商譽減值的原由,并說明是不是存在通過商譽減值對當期財務報表進行不當盈余管理的情形。
記者留意到,依據深交所要求,大洋電機還需要解釋說明的內容包括:前期商譽減值準備計提的充足性和合理性;在三季度報告中對2018年度全年業績進行預告時,是不是充足考慮了上海電驅動、北京佩特來經營業績及相關商譽減值準備的影響、原由以及合理等。
記者從大洋電機董秘辦知道到,計提較大金額的商譽減值準備,是基于上海電驅動、北京佩特來的盈利情況、行業情況以及將來業績預測等因素而作出的。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