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鈦酸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現狀和優缺點詳解。發展儲能技術是促使新能源發電、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鈦酸鋰離子電池是最具使用前景的儲能電池之一,鈦酸鋰離子電池具有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好等特點,很好的契合了電網儲能的使用場景。
鈦酸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現狀
鈦酸鋰離子電池具有尖晶石結構所特有的三維鋰離子擴散通道,具有功率特性優異和高低溫性能佳等優勢。與碳負極材料相比,鈦酸鋰的電位高,這就導致通常在電解液與碳負極表面上生長的固液層(SEI)在鈦酸鋰表面基本上不形成。更緊要的是在正常電池使用的電壓范圍內鋰枝晶在鈦酸鋰表面上難以生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鋰枝晶在電池內部形成短路的可能性。
所以鈦酸鋰為負極的鋰電池的安全性是目前筆者見到的各種類型的鋰離子電池中最高的。近10多年來,國內外對鈦酸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究可謂是風起云涌。其產業鏈可分為鈦酸鋰材料制備、鈦酸鋰離子電池加工與鈦酸鋰離子電池系統的集成及其在電動車及儲能市場的使用。
國際上能夠批量加工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廠家并不多,主要以美國奧鈦納米技術公司與日本東芝集團為代表。鈦酸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市場主要有電動車(巴士、軌道交通等)、儲能市場(調頻、電網質量、風場等)及工業使用。以鈦酸鋰為負極的新型鋰電池,沖破了石墨作為負極的固有局限性,性能顯著優于傳統的鋰電池,成為最具使用前景的儲能電池之一。
鈦酸鋰離子電池在規模使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問題,項目研發之初,其價格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價格的4—6倍。雖然性能顯著優于現有鋰電池,但是經濟性因素極大的限制了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市場推廣。因此,鈦酸鋰離子電池要實現大規模儲能使用,需要在現有的電動車用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基礎上進行技術重構,包括材料體系、電池設計、加工工藝等方面的技術重構,在保證鈦酸鋰離子電池長壽命本征特性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
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四大優勢
1、安全穩定性好
由于鈦酸鋰負極材料嵌鋰電位高,在充電的過程中避免了金屬鋰的生成和析出,又因其平衡電位高于絕大部分電解質溶劑的還原電位,不與電解液反應,不形成固—液界面鈍化膜,避免了很多副反應的發生,從而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儲能電站和電動車一樣,安全穩定性是最為緊要的指標。”楊凱說。
2、快充性能優異
充電時間太長一直是電動車發展過程中難以跨過的障礙。一般采用慢充的純電動公交車,充電時間至少要4個小時以上,很多純電動乘用車的充電時間更是長達8個小時。而鈦酸鋰離子電池十分鐘左右即可洋溢,較傳統的電池有了質的飛躍。
3、循環壽命長
與傳統鋰電池普遍采用的石墨材料相比,鈦酸鋰材料在充放電嵌脫鋰過程中,骨架結構幾乎不發生收縮或膨脹,被稱為“零應變”材料,避免了一般電極材料脫/嵌鋰離子時晶胞體積應變而造成的電極結構損壞的問題,因而具有非常優異的循環性能。依據試驗數據測定,一般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循環壽命均勻為4000—6000次,而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可達25000次以上。
4、耐寬溫性能良好
一般電動車在-10℃時充放電就會出現問題,鈦酸鋰離子電池耐寬溫性能良好,耐用性強,在-40℃到70℃均可正常充放電,無論是在冰封的北國,還是在炎熱的南方,車輛都不會因電池“休克”而影響工作,消除了用戶的后顧之憂。
鈦酸鋰離子電池的缺點
1、對鋰電位高,導致工作電壓低,能量密度降低
2.電池制作過程容易產氣
3.電子導電性不好
鈦酸鋰離子電池為甚么沒有成為主流電池?
鈦酸鋰材料在電池中作為負極材料使用,由于其自身特性的原由,材料與電解液之間容易發生相互作用并在充放循環反應過程中萌生氣體析出,因此一般的鈦酸鋰離子電池容易發生脹氣,導致電芯鼓包,電性能也會大幅下降,極大地降低了鈦酸鋰離子電池的理論循環壽命。探測數據聲明,一般的鈦酸鋰離子電池在經過1500-2000次左右的循環就會發生脹氣的現象,導致無法正常使用,這也是制約鈦酸鋰離子電池大規模使用的一個緊要原由。
鈦酸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低,為儲備相同能量,體積必然增大,相應的隔膜、銅箔、鋁箔、電解液也全面增多,加上鈦本身就是貴金屬,很破沖破成本控制瓶頸,制造成本太高。
鈦酸鋰離子電池的儲能技術在日本早有試點運營,日本階梯電價每度價差達1.6元,國內也就七八毛錢,相比成本,根本不劃算,所以難以推廣。
以上就是鈦酸鋰離子電池的發展現狀及優缺點的解析,鈦酸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相對比較低,未來不會太主流。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