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電隔膜技術難點,鋰電隔膜加工工藝。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包括四部分: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目前,國內正負極、電解液技術成熟,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實現高質量國產化,唯獨隔膜制造還較為依靠進口,國產供給呈現低端化現象,由于隔膜加工技術壁壘較高,準入門檻也較高,搶占隔膜市場份額、占據市場先機將成為趨勢!
隔膜在鋰離子電池中起著戒備正、負極短路的作用,并在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提供鋰離子運輸通道。簡而言之,隔膜就是一層多孔的塑料薄膜。但它筆直影響了電池的容量、循環性能以及安全性能。在鋰離子電池的部件中它是技術含量最高的,占鋰離子電池成本的20%~30%。而目前我國80%的鋰離子電池隔膜依賴進口。
鋰電隔膜技術難點是什么?
國內許多企業都在嘗試沖破國外技術壁壘,開發鋰電隔膜,但難度較大。難度主要體今朝以下3個方面:
一是傳統制備隔膜工藝的相關專利基本被美國和日本的少數企業所壟斷,我國在加工技術方面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二是國內企業在加工鋰電隔膜的關鍵技術方面特別是產業化技術方面較為欠缺,很多企業在小試時往往能夠拿出較好的樣品,但大規模加工時產品的一致性較差;
三是我國在新工藝、新辦法的研究方面與國際同步,但新的工藝往往對設備和工藝過程控制要求較高,我國的精密出產設備基礎比較薄弱,限制了產業化。
盡管難度大,但是國產鋰電隔膜已經開始起步。今朝國內一些企業在國產化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技術沖破,如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金輝高科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新鄉格瑞恩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公司都已加工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鋰離子電池隔膜,但目前大多是供應中、低端市場,還需要膜技術的進一步成熟。
隔膜的高技術壁壘在整個動力鋰離子電池原材料中相對較高,核心技術被日本、美國等一些國家的企業壟斷,導致我國隔膜加工企業加工的隔膜質量對比國際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鋰電隔膜加工工藝
目前,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加工辦法主要有兩種:干法(熔融拉伸法)和濕法(熱致相分離法)。干法膜主要加工PP膜,工藝經歷幾十年發展,較為成熟,詳盡分為單向拉伸和雙向拉伸,我國目前常用辦法為單向拉伸。濕法為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技術,主要加工PE膜。
干法工藝主要是將聚烯烴樹脂熔融,擠出制成結晶性聚合物薄膜,結晶化后獲得高結晶度結構,隨后在高溫下拉伸,將結晶結構剝離,形成多孔薄膜。該辦法設備成熟、流程相對簡單、加工無污染。濕法工藝主要是將液態烴或一些高沸點小分子物質與聚烯烴樹脂混合后熔融,經擠出、流延、雙向拉伸、萃取等工藝制備出相互貫通的微孔膜。
可以看到,鋰電濕法膜相對于干法膜而言,其工藝流程更加復雜,因此也更適用于大功率、高容量電池。補貼門檻的提高、消費者對于高續航里程電動車的需求以及對安全性能的要求又筆直提高了對電池容量、功率的要求,從而為濕法膜市場帶來更多機會。
鋰離子電池隔膜加工工藝復雜、技術壁壘高。隔膜加工工藝包括原材料配方和快速配方調整、微孔制備技術、成套設備自主設計等諸多工藝。其中,微孔制備技術是鋰離子電池隔膜制備工藝的核心,依據微孔成孔機理的區別可以將隔膜工藝分為干法與濕法兩種。
濕法涂覆是鋰離子電池隔膜發展方向,隔膜的穩定性、一致性、安全性對于鋰離子電池的放電倍率、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有著決定性影響。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