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雖然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但對于鋰離子電池上游的企業而言,股價的走勢卻是慘痛的一年。由于市場對供過于求的擔憂越來越強烈,最終導致鋰企股價的崩塌。但實際上,供應的釋放不如預期,需求的增長卻遠超預期。
2018年是鋰電池使用普及的一個緊要年份,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全球在使用清潔能源和綠色運輸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雖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但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并已在許多行業萌芽生根,或將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雖然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但對于鋰離子電池上游的企業而言,股價的走勢卻是慘痛的一年。由于市場對供過于求的擔憂越來越強烈,最終導致鋰企股價的崩塌。但實際上,供應的釋放不如預期,需求的增長卻遠超預期。
在汽車范疇,全球范圍內的非乘用車市場正在向電力驅動平臺轉移,其中包括了公共汽車、物料搬運車、垃圾車等。由于下游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中游的電池制造商也在全力為張大加工而做準備。
2018年的主要電池擴產計劃如下:Tesla欲增加共60GWh的產能;LG化學欲增加32GWh的產能;寧德時代欲增加共38GWh的產能,遠期的產能規劃超過100Gwh;比亞迪在2020年欲增加60GWh,遠期的產能規劃同樣超過100Gwh。
此外,特斯拉還承諾在中國的產能將達到50萬輛。若按照美國的規格來計算,這就將消耗40Gwh的電池產能,相當于3萬噸碳酸鋰LCE。
除了常見的乘用車范疇,物料搬運車、垃圾車、渡輪船隊等人們可能不太熟悉的范疇也正在被鋰電替換,這些范疇都將成為鋰供應鏈發展的重大機遇。
很分明,為滿足全球向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轉型所帶來的需求,電池制造商不斷增加的產能會拉動鋰化學產品的需求。全球電池制造能力預計將從2017年的175GWh上升至2022年的630GWh,到2030年將增長至2,000GWh。
除了汽車范疇,全球固定儲能和充電基礎設施市場也正快速增長,特別是公用事業規模的“大型”項目和住宅市場。在德國住宅市場,電池系統的安裝量已超過10萬個,而南澳大利亞州政府持續推進其住宅儲能計劃,預計在將來幾年內新增安裝40,000套鋰電儲能系統。
與此同時,加勒比海的市場也取得了沖破,波多黎各和其他島嶼在颶風伊爾瑪和瑪麗亞之后依賴鋰電儲能系統迅速恢復了供電。據報道,波多黎各的所有新太陽能發電裝置今朝都配套安裝了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并且許多現有系統的所有者正在改裝系統以包括儲能的能力。
進入2019年,鋰離子電池普及的趨勢仍舊會持續。預計全球客運市場的電動車銷量還會持續創歷史新高;消費者可選擇的電動車型數量會持續增加;市政公交車隊會持續電氣化;公用事業基本的大型儲能項目會持續增加;歐洲,美國,加勒比海和澳大利亞的住宅儲能市場會持續保持高增長;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仍舊會有新的參與者或國家進入鋰供應鏈。
對于鋰企而言,由于供應實在在增加,因此2019年或許不會輕易迎來股價的大反轉,但遠期的將來仍舊很美妙,值得期望。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