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將來3-5年,三元鋰離子電池會達到技術的瓶頸。固態電池具有體積小、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特點,是將來動力電池的主要使用方向之一。”
這是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動車百人會的論壇上,針對電動化踐行這一主題,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對將來動力電池發展進程的預測。針對于此,天際汽車制定了研發推進固態電池、燃料電池商業化的路線,企圖成為首批希望采用固態電池的主機廠。
依據乘聯會的數據,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乘用車的批發量已經達到100.08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88.5%,增速超越了2017年,發展態勢繼續保持良好,全面電動化時代已經到來。
但是張海亮認為,要全速邁入全面電動化時代,還需要提升技術創新的能力,解除性能短板給用戶帶來的焦慮。電動車的主要短板就是續駛里程和充電的時間,當前以三元鋰電為主要動力來源的電動車尚不能滿足量大面廣的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在政府補貼逐年下調,甚至取消的實際背景下,在單車價格優點的情況下,針對用戶對性能會格外的關注,更加挑剔。
關于要怎么樣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高續航,張海亮認為,一個行業的共識是傳統業態介質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不可能大幅度的提升,將來3-5年,三元鋰離子電池會達到技術的瓶頸。固態電池具有體積小、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特點,是將來動力電池的主要使用方向之一。
今朝車用固態電池已經迅速邁向技術成熟的階段,每一個固態電池的循環壽命、電導率、成本、質量等關鍵指標都在顯著提升。
天際汽車的策略是,積極研發和推進固態電池、燃料電池邁向商業化,以創新性的布局,處理電動車技術短板,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天際汽車在百人會會場外展示了一輛搭載固態電池的天際ME7樣車,這是國內公開展示的首輛固態電池車,實現了固態電池全新的使用場景。
張海亮表示,天際汽車將與擁有全球領先技術的合作伙伴推進戰略合作,推出電芯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的產品。同時還將對電芯材料、制造工藝等展開攻關,加大探索固態電池車載使用、模組和pack結構、熱管理、電芯技術等方面的技術迭代,并繼續進行高效率的實車探測。
在此基礎上,今明兩年,天際汽車將進行系統探測評估,推進固態電池的量產。預計到2021年,其車輛搭載的固態電池的電芯能量密度可以超過300瓦時每公斤,電池組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220瓦時每公斤,力爭實現初步的商業化。
張海亮說,希望天際能夠成為首批希望采用固態電池的主機廠,屆時天際ME7將小批量搭載固態電池上市。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