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中國儲能網訊:12月26日,凱恩股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來會向新能源行業和清潔能源行業拓展,包括鋰電池產業鏈、氫燃料電池范疇及清潔采暖等。但截至目前尚未在新能源電池范疇形成相關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凱恩股份是一家特種紙業巨頭,如今卻意欲向新能源范疇“跨界”。
依據凱恩股份公告,其與孫琦在內的6名交易對手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斥資3.4億元收購青島乾運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乾運”)56.67%股權。交易完成后,凱恩股份將合計持有青島乾運60%股權。
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要求凱恩股份就購買青島乾運56.67%股權等事項作出書面說明,于12月15日前報送并予公告。
凱恩股份董事會秘書周茜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收到的相關問詢函預計延期至12月28日回復,涉及到資產的采訪內容暫無法對外披露。”
12月28日晚間,凱恩股份公告稱,鑒于問詢函中涉及的事項還需進一步補充、核對,將再次申請延遲回復問詢函,最遲回復時間不晚于2019年1月29日。
高溢價收購
凱恩股份公告顯示,其擬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孫琦、天津市合信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張磊、許鐸、莊勇、袁紹華合計 6 名交易對手所持有的青島乾運合計比例為 56.67%的股份。
在此次交易前,凱恩股份就已筆直持有青島乾運3.33%的股權。這意味著,本次收購完成后,凱恩股份將筆直合計持有青島乾運60%股份。
公告顯示,此次收購中,青島乾運的評估值為6.03億元,評估增值近5.47億元,增值率達974.08%。以此計算,凱恩股份購買青島乾運56.67%股份的價格為3.4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估值與標的公司賬面值差異較大。凱恩股份解釋稱:“基于評估基準日2018年5月31日,青島乾運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以收益法計算為人民幣6.03億元。經交易各方友好商量后,青島乾運的股東全部權益作價為6億元,則孫琦等6名交易對手所持青島乾運56.67%的股權對應價格確定為3.4億元。”
實際上,凱恩股份還采用了市場法對青島乾運股東權益進行評估,評估值為人民幣6.6億元。評估增值逾6.06億元,增值率達1079.96%。
對于估值的合理性,周茜莉對本報記者表示:“單看凈利潤,這個估值是比較高的,但凱恩股份更看中青島乾運的技術儲備、品牌、將來的經營狀況和獲利能力。在資金支持下,企業近幾年如果能做起來,這個估值就不算高。同時由于研發成本費用等原由,我們給出的估值,也是雙方博弈后的結果,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
在高溢價的情況下,依據上市公司與孫琦簽署的附生效條件的股權轉讓協議,孫琦對目標公司的業績也做出了較高的承諾。孫琦承諾,青島乾運2018年~2022年的承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800萬元、6300萬元、1億元、1.4億元及1.7億元。
同時,在業績承諾期內,如果青島乾運在任意一個會計年度的實際凈利潤低于上述承諾凈利潤的90%,或在業績承諾期累計實實際際凈利潤總額低于5.01億元。孫琦將以現金補償方式,按照協議向凱恩股份進行業績補償。
其實早在今年7月,凱恩集團發布的對外投資公告里,孫琦就給出了相關業績承諾。孫琦承諾,標的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的承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000萬元、1億元、1.5億元。而此次的業績承諾降低了凈利潤要求,并將期限延長了兩年。
凱恩股份公告表示,其依據交易對方是不是為控股股東以及是不是承擔業績承諾及補償責任等進行了差異化定價,其中孫琦為青島乾運控股股東且承擔業績承諾及補償責任,天津合信、張磊、許鐸、莊勇和袁紹華為非控股股東且不承擔業績承諾及補償責任。
而要想實現業績承諾,對青島乾運是不小的挑戰。
依據凱恩股份近期披露的青島乾運的相關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1~5月,青島乾運營業總收入分別為3.83億元和1.51億元,實現凈利潤1440.93萬元、746.43萬元。截至5月31日,青島乾運的資產總額為3.67億元,負債總額為3.10億元,凈資產僅為5610.68萬元,同時應收賬款達1.70億元。
另外,2017年和2018年1~5月,青島乾運經營活動萌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5698.31萬元和-340.53萬元。可以看出,青島乾運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并不理想,且存在較高負債的風險。
對此,周茜莉向本報記者表示:“青島乾運的負債率是比較高,但從行業角度看,用自己資金去做鋰離子電池業務的企業負債率普遍偏高,更何況是沒有上市公司資金支持的民營企業。而業績承諾能否實現,和客戶、資金關聯度較大。”
11月21日,為保證凱恩股份能夠按照《股權收購協議》的約定獲得業績補償及減值補償,中泰創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創展”)與自然人孫琦簽署了《擔保協議》,同意為孫琦在《股權轉讓協議》項下的業績補償及減值補償義務提供一般保證擔保,保護凱恩股份及其中小股東利益。
據悉,中泰創展是蘇州恒譽六合投資合伙企業的有限合伙人,而后者是凱恩集團有限公司(凱恩股份控股股東)的股東之一,《擔保協議》簽署后,當孫琦不能履行業績補償及減值補償義務時,由中泰創展承擔保證責任。
多次布局新能源
作為一家研發、加工高技術新材料的科技密集型企業,青島乾運的主要產品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目前青島乾運擁有較完整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制造體系,以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為切入點,提供多規格鋰電正極材料產品。
值得留意的是,2012年青島乾運擬首次公開發行上市股票,并已接受齊魯證券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但最終止步于“落實反饋意見中”,于2013年3月撤銷了上市申請。
凱恩股份對青島乾運的關注仿佛早已有之。據悉,2017年5月30日,凱恩股份就與青島乾運第一大股東孫琦簽署了《收購項目之意向協議》,擬收購青島乾運不低于51%的股權,使其成為凱恩股份全資或控股子公司。
今年1月30日,因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凱恩股份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開市起停牌。就在停牌期間,凱恩股份與青島乾運就戰略合作事宜進行商討后,最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凱恩股份方面表示:“對青島乾運的投資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將來新能源產業鏈布局,將對上市公司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周茜莉也向本報記者強調稱,新能源范疇的發展前景是不能忽視的。
據本報記者梳理發現,青島乾運并不是凱恩股份出手的第一家新能源企業。
2017年9月28日,凱恩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新三板鋰離子電池公司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能股份”)97.86%股權,交易對價暫定27.22億元。加上2017年2月凱恩股份在卓能股份定增時認購的2.14%股權,假若交易完成,卓能股份將成為凱恩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但隨著監管部門的問詢,凱恩股份調整了收購方案,收購股份占比更改為87.58%。
盡管收購方案作出了調整,但交易仍未成行。2018年4月23日,凱恩股份公告稱,公司原擬收購卓能股份87.58%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鑒于行業政策、證券市場等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公司與交易對方預計無法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內就標的公司的資產估值、作價方案調整達成一致意見,經商量擬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此次合作的“流產”暴露出凱恩股份在經營業績上并不穩定。凱恩股份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狀況顯示,該公司一季度凈利潤546.38萬元,同比下滑68.25%。
事實上,早在2009年,凱恩股份便收購了浙江凱恩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恩電池”)。2013年,凱恩電池主要原材料價格下降,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下調。同時,加上電池市場競爭加劇、凱恩電池的客戶結構變化較快、訂單不足等因素影響,凱恩電池出現經營困難、產品滯銷等問題。隨后,凱恩股份于2016年將其股權轉讓。
凱恩股份表示:“由于凱恩電池部分客戶因行業繼續低迷,出現嚴重經營困難,部分應收賬款回籠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凱恩電池對收回難度較大的應收款項計提了專項壞賬準備,出現較大的經營虧損,2013年虧損9660.24萬元。2014年和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1058.30萬元和354.79萬元。”
除此之外,在新能源范疇方面,凱恩股份目前持有世能氫電科技有限公司10%的股權、深圳市愛能森科技有限公司約6.67%的股權。
12月26日,凱恩股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來會向新能源行業和清潔能源行業拓展,包括鋰電池產業鏈、氫燃料電池范疇及清潔采暖等。但截至目前尚未在新能源電池范疇形成相關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鋰電競爭猛烈
公告顯示,凱恩股份對青島乾運的收購完成后,其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業務、市場等方面能否達到預期,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預計收益難以達成的風險。同時仍存在因銷售規模無法和加工規模同時擴張而影響標的公司業績的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鋰離子電池行業可以簡單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動力電池,主要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用電池,二是非動力電池,包括儲能、3C范疇等。
凱恩股份方面表示:“動力電池范疇由于涉及國家補貼,實在出現若干經營失敗的企業,但非動力電池不涉及國家補貼,而且鋰電池作為該范疇極具優點的產品,一直維持較高的增長率,尤其是2018年國家對鉛酸蓄電池的限制使用,電動自行車等小動力范疇極具想象空間。”
事實上,動力電池產業鏈也面臨一定困境。高工咨詢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鋰電企業負債率均勻介于45%~50%,部分企業超過80%。從產能利用率來看,整體低于50%,動力電池低于35%。詳盡而言,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在2018年進一步下滑,一線電池企業下半年產能利用率高于80%;三線動力電池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隔膜、三元材料同樣呈現頭部企業產能不足,二三線企業產能無法被利用的現象。”
據周茜莉解析,近年來實在發生過一些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的失敗案例,但不能以失敗來概括整個行業。由于鋰離子電池產業鏈較長,包括鎳鈷錳等礦產資源、正極負極等材料范疇、電芯制造環節以及整車環節。與此同時,由于補貼政策的不完善,導致某些企業以獲取國家補貼為最終目的,以不具競爭力的產品,不具繼續性的商業模式,借助資本力量大肆拓展進入鋰離子電池范疇,造成危害行業的失敗事件。
另外,補貼款發放不及時、補貼政策的不穩定都影響著行業的景氣度。業內人士表示:“鋰離子電池作為近幾年快速發展的行業,確有一些弊端出現,例如行業資金鏈較緊張、某些環節供不應求、產業鏈內上下游企業利潤分布不均等情況。這些屬于行業發展特定階段的問題,將隨著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平衡、補貼政策的逐步退出而逐漸改善。
凱恩股份方面向本報記者表示:“縱觀幾次補貼退坡發現,補貼政策以及補貼退坡都不是行業衰退的跡象,相反,在補貼政策退出后,行業內企業將不必迎合政策傾向,而是面對公平競爭的市場,加工符合需求并具備性價比的產品。”
從目前情況看,凱恩股份的主營收入來源還是依賴造紙業務。主營業務的穩定對凱恩股份的緊要性不言而喻。在3C范疇的快速增長、小動力范疇鉛酸蓄電池替換的背景下,頭頂“跨界”風險,凱恩股份將來的新能源之路仍舊任重道遠。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