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什么是磷酸亞鐵鋰合成技術?

    2021-06-09 ryder

    什么是磷酸亞鐵鋰合成技術?


    LiNiO2成本較低,容量較高,但制備困難,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和重現性差,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

    LiNil/3Co1/3Mnl/302可看成LiNi02和LiCoO2的固溶體,兼有LiNiO2和LiCoO2的優勢,一度被人們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LiCoO2的新型正極材料,但仍存在合成條件較為苛刻(需要氧氣氣氛)、安全性較差等缺點,綜合性能有待改進;同時由于含較多昂貴的Co,成本也較高。

    尖晶石LiMn2O4成本低,安全性好,但循環性能尤其是高溫循環性能差,在電解液中有一定的溶解性,儲存性能差。

    新型的三元復合氧化物鎳鈷錳酸鋰(LiNil/3Co1/3Mnl/302)材料聚集了LiCoO2、LiNiO2、LiMn2O4等材料的各自優勢:成本與LiNil/3Co1/3Mnl/3O2相當,可逆容量大,結構穩定,安全性較好,介于LiNi0.8Co0.2O2和LiMn2O4之間,循環性能好,合成容易;但由于含較多昂貴的Co,成本也較高。

    對中大容量、中高功率的鋰電池來說,正極材料的成本、高溫性能、安全性十分緊要。上述LiCoO2、LiNiO2、LiMn2O4及其衍生物正極材料尚不能滿足要求。因此,研究開發能用于中大容量、中高功率的鋰電池的新型正極材料成為當前的熱點。

    正交橄欖石結構的LiFepO4正極材料已逐漸成為國內外新的研究熱點。初步研究聲明,該新型正極材料聚集了LiCoO2、LiNiO2、LiMn2O4及其衍生物正極材料的各自優勢:不含貴重元素,原料廉價,資源極大豐富;工作電壓適中(3.4V);平臺特性好,電壓極平穩(可與穩壓電源媲美);理論容量大(170mAh/g);結構穩定,安全性能極佳(O與p以強共價鍵牢固結合,使材料很難析氧分析);高溫性能和熱穩定性分明優于已知的其它正極材料;循環性能好;充電時體積縮小,與碳負極材料配合時的體積效應好;與大多數電解液系統相容性好,儲存性能好;無毒,為真正的綠色材料。與LiCoO2、LiNiO2、LiMn2O4及其衍生物正極材料相比,LiFepO4正極材料在成本、高溫性能、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的優點,可望成為中大容量、中高功率鋰電池首選的正極材料。該材料的產業化和普及使用對降低鋰電池成本,提高電池安全性,張大鋰電池產業,促使鋰電池大型化、高功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將使鋰電池在中大容量UpS、中大型儲能電池、電動工具、電動車中的使用成為實際。

    然而,磷酸鐵鋰存在兩個分明的缺點,一是電導率低,導致高倍率充放電性能差,實際比容量低;二是堆積密度低,導致體積比容量低。這兩個缺點妨礙了該材料的實際使用。

    當前,人們的研究留意力聚集在處理磷酸跌鋰電導率低這一范疇,并取得了重大進展。采取的改進措施主要有:

    (1)往磷酸鐵鋰顆粒內部摻入導電碳材料或導電金屬微粒,或者往磷酸鐵鋰顆粒表面包覆導電碳材料,提高材料的電子電導率。

    (2)往磷酸鐵鋰(1ipepO4)晶格中摻入少量雜質金屬離子,如Mg2+、TI4+、Zr4+、Nb5+,取代一部分Li+廣的位置,從而使磷酸鐵鋰本征半導體轉變為n型或p型半導體,顯著提高了材料的電子電導率。

    (3)往磷酸鐵鋰中摻入Mn2+等雜質元素,取代一部分Fe2+的位置,增大磷酸鐵鋰的晶胞參數,提高材料的鋰離子電導率。

    (4)采用溶膠凝膠法、液相合成法等新工藝,減小磷酸鐵鋰晶粒的大小,甚至合成納米磷酸鐵鋰,盡量縮短Li+的擴散距離,表觀上提高了材料的鋰離子電導率和材料利用率。

    然而,磷酸鐵鋰堆積密度低的缺點一直受到人們的忽視和回避,尚未得到處理,妨礙了材料的實際使用。鈷酸鋰的理論密度為5.1g/cm3,商品鉆酸鋰的振實密度一般為2.0-2.4g/cm3;而磷酸鐵鋰的理論密度僅為3.6g/cm3,本身就比鈷酸鋰要低得多。為提高導電性,人們摻入導電碳材料,又顯著降低了材料的堆積密度,使得一般摻碳磷酸鐵鋰的振實密度惟有1.0-1.2g/cm3。如此低的堆積密度使得磷酸鐵鋰的體積比容量比鈷酸鋰低很多,制成的電池體積將十分龐大,不僅毫無優點可言,而且很難使用于實際。

    因此,提高磷酸鐵鋰的堆積密度和體積比容量對磷酸鐵鋰的實用化具有決定意義。粉體材料的顆粒形貌、粒徑及其分布筆直影響材料的堆積密度。舉例來說,Ni(OH)2是用于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的正極材料。往日,人們采用片狀的Ni(OH)2,其振實密度惟有1.5—1.6g/cm3;

    目前采用的球形Ni(OH)2的振實密度可達2.2—2.3g/cm3;球形Ni(OH)2已基本上取代了片狀的Ni(OH)2,顯著提高了鎳氫電池和鎳鎘電池的能量密度。本試驗室借鑒高密度球形Ni(OH)2的研究成果,開發成功了鋰電池高密度球形系列正極材料,包括LiCoO2、liMn2O4、LiNi0.8Co0.2O2、LiNil/3Co1/3Mnl/3O2等。其中LiCoO2、LiNi0.8Co0.2O2的振實密度已可達到2,9g/cm3,遠高于商品化的同類材料。研究和實際使用聲明,球形產品不僅具有堆積密度高、體積比容量大等突出優勢,而且還具有優異的流動性、分散性和可出產*能,十分有*利于制作正極材料漿料和電極片的涂覆,提高電極片質量;此外,相對于無規矩的顆粒,規矩的球形顆粒表面比較容易包覆完整、平均、牢固的修飾層,因此球形產品更有希望通過表面修飾進一步改善綜合性能。

    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球形化是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外報道的.LiFepO4正極材料都是由無規矩的顆粒組成的,粉體材料的堆積密度和能量密度較低。因此,本項目致力于LiFepO4材料顆粒的球形化,通過顆粒的球形化來提高材料的堆積密度和體積比容量;在此基礎上,發揮球形材料易于表面包覆的優點,進一步通過球形顆粒的表面修飾提高材料的綜合性能。在對LiFepO4材料顆粒的球形化和表面修飾的過程中,充足借鑒、吸收、利用人們在提高磷酸鐵鋰的電導率方面已取得的優秀成果;最終制備出球形、高堆積密度、高體積比容量、高導電性的LiFepO4正極材料,使之能使用于中大容量、中高功率的鋰電池,促使該材料的產業化。

    目前,本研究室采用二價鐵鹽或三價鐵鹽、磷酸或磷酸鹽、氨水為原料,通過控制結晶技術合成高密度球形磷酸鐵前驅體,再與鋰源、碳源共混熱解決,通過碳熱還原法合成摻碳的高密度球形磷酸鐵鋰。該磷酸鐵鋰粉體材料由單分散球形顆粒組成、粒徑5-10um、堆積密度大(振實密度可達“-1.8g/cm3)、流動性好、可出產性能好,可逆容量140MLNg。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