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比亞迪的鐵電池有哪些優勢?

    2021-06-09 ryder

    比亞迪的鐵電池有哪些優勢?


    中國撬動世界的杠桿出現了,這么好的消息破例也該收入本人的博客。以下文列出的技術數據高鐵電池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000w/kg以上,放電電流是一般電池的3-10倍。高鐵電池放電曲線平坦,70%以上的放電時間在1.2-1.5V。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綠色無污染不需要回收。快速充電10分鐘可達50%的電量,在家使用一般插座慢速充電,洋溢電也只需9個小時。筆者看到如此數據十分激動,此種電池的出現足以顛覆現行的汽車工業乃至能源工業,毫不夸張地說是一次能源革命的前哨,筆者在“溫室氣體零排放和電動車”一文中有著詳細的論述,并向中央政府提出提議強烈要求組建國家電源公司專營電池加工制造、租賃,實施所有等及規格電池國家專賣和回收制度。在此大家可以設想一下,一套2—4噸電池,配以專門設計的恒功率轉矩輸電動機,沒有了變速器,在99式坦克起碼可以多帶上10噸物資彈藥武器,配上一輛20—40噸運輸車運電池,哈哈老米惟有俯首稱臣了,真是出中華兒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中國改變世界比亞迪鐵電池量產

    目前,數碼相機的電源基本以鋰離子充電電池為主。鋰電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輕、無記憶效應等優勢,但鋰電池也有許多不足,最突出的是安全性差,短路、受熱等容易發生爆炸,電池爆炸傷人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其次,容量雖“大”但還不足夠,不能滿足像素越來越高、LCD越來越大、錄像功能越來越強的數碼相機的發展需求,人們普遍期望有性能更好的電池問世。

    以往,人們關注的重點是燃料電池,但由于技術過于復雜,在小型化、安全性方面,燃料電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日前有關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報道引起了憂天的關注:這種新型電池在許多方面比鋰電池優秀很多,而實用性方面,比燃料電池近得多,有望在不久的未來為我們手中的數碼相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令人興奮的是,比亞迪在鐵電池的使用研究方面,穩居世界領先地位,在這一范疇,中國將再次改變世界。

    什么是鐵電池

    目前國內外研究的鐵電池有高鐵和鋰鐵兩種,比亞迪鐵電池似為前者,除比亞迪外目前還沒有其他廠家宣稱其產品可以大規模實用化。

    高鐵電池是以合成穩定的高鐵酸鹽(K2FeO4、BaFeO4等),可作為高鐵電池的正極材料來制作能量密度大、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無污染的新型化學電池。

    鐵電池的優勢:

    高能高容量。目前市場上的民用電池比功率惟有60-135w/kg,而高鐵電池可以達到1000w/kg以上,放電電流是一般電池的3-10倍。特別適合需要大功率、大電流的場合。高鐵電池性價比高。堿錳電池不能滿足目前需大電流大容量用電的數碼相機、攝影機等電子產品的需要,鋰電池因成本在此方面不具很強的競爭力。

    高鐵電池放電曲線平坦。如Zn-K2FeO4,70%以上的放電時間在1.2-1.5V。

    原料豐富。地殼中最為豐富的元素為鋁和鐵,鐵在地殼中的含量為4.75%,錳的含量為0.088%。同時每mol+6價鐵能萌生3mol電子,而每mol+4價錳僅能萌生1mol電子,鐵的用量在自身非常豐富的情況下,僅是錳的1/3,大大節約了社會資源,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市面上MnO2約莫9000元/每噸,Fe(NO3)3約莫7500元/每噸。

    綠色無污染。高鐵酸鹽放電后的產物為FeOOH或Fe2O3-H2O,無毒無污染,對環境友好。不需要回收。

    新聞鏈接:日產老牌處下風國產電池顛覆市場舊格局(來源:消費日報作者:趙曦陳麗光)

    國產電池終于迎來資本市場“芝麻開門”的時刻。

    9月,深圳比亞迪集團的最新專利技術“鐵電池”,市場化運作進入倒計時階段。如果使用成功,意味著這個充電電池產量位居全球第二的電池加工商將顛覆目前的汽車世界,實現電動車的四輪驅動和無極變速。

    盡管外界不乏質疑之聲,但業內外資巨頭,對其依然不敢小覷。原由在于,“比亞迪曾依賴自主研發,沖破了電池行業壟斷造成的‘禁區’,強勢地將昔日高價格的手機電池從千元的‘身價’,一路拉低至目前數十元錢的‘平價’,讓手機逐漸從貴族消費成為平民消費。”

    日本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在華研發專員白井久男,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發出上述感嘆。他告訴記者,從上世紀80年代,日本富士、東芝、松下等加工商開始研究并加工一次性堿性電池,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一次性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尋找代工廠開始,他就已經關注中國的消費市場。“這個時期,無論是風靡一時的Bp機,還是今天仍在使用的便攜式收音機、鬧鐘、微型手電,都需要大量的一次性電池。盡管當時出現了如雙鹿、南孚、白象等中國電池加工企業進行一次性電池的批量加工,但長期產量大、產值低。由此可以說明,當時的國產電池由于缺少核心技術,一直處于產業鏈下游。”

    讓白井久男始料不及的是,僅僅相隔10年,國產電池品牌就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次性電池——2004年,雙鹿電池開始著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即LR6堿性數碼王電池的研發。目前,其堿性電池產品也已由LR6一項,發展到LR20、ZR6、ZR03等12個系列,基本涵蓋所有堿性電池產品線。“反映在消費市場上,日本、歐美品牌電池在國內市場日漸萎縮,而中國品牌逐步進軍海外市場。”

    同時向記者證實這一變化的,是北京一家科技網站的總編輯劉國恩。他將這個時期,定義為國產電池發展的第一個分水嶺。“這是國產電池犧牲市場換技術的階段,同時也是眾多國產電池企業迅速發展的秘訣。”此后,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于2005年首次正式發布的“氫鎳電池產品質量市場購樣比較測試結果”也顯示,無論是性能還是價格,南孚、雙鹿等國產品牌電池都分明超出日產老牌電池。

    而實際上,利益也顯而易見。在2003年,環球資源(GlobalSourcesLtd.)公布了一份題為《中國電池供應商加工能力》的市場信息報告。該報告指出,中國的電池年產量達190億節,是公認的原電池加工國。該行業的年均產值超過40億美元。據估計,該地區電池制造商的數量超過2000家,其中300家加工出口產品。最后,報告預言:“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非充電電池供應市場,同時,它很快也將成為充電電池的領導加工國。”

    如其所言。很快,隨著可充放電的二次電池引進,國產電池又走到了第二個分水嶺。“這個階段初期,中國尚無一家企業能加工二次電池。那時,全球二次電池范疇,無論鎳鉻鎘、鎳鋅氫和鋰離子電池,都被少數幾家日本企業壟斷了。”劉國恩說,“但是,國產電池企業依賴自主研發,最終沖破日企的行業壟斷,強勢地將二次電池的高身價,一路拉低至平價的階段。”

    與此同時,國內二次電池加工商也完成了原始積累。直到1998年前后,一部售價3萬元的“大哥大”,其一塊日本造的鎳鎘電池要賣1000多元。但國產電池造出來后,即便賣600元一塊,加上返修成本,利潤也還有50%—60%,盈利空間十分可觀。比亞迪創始人夏佐全曾坦言:“比亞迪成功進入手機電池范疇短短幾年,不但打破日本企業壟斷,而且獲利頗豐。”

    作為這次創新的筆直結果之一,價廉物美的國產電池在消費市場迅速實現多元化使用。“手機、筆記本電腦、Mp3、數碼相機……幾乎所有你想得到的數碼產品,沒有電池就根本玩不轉。”劉國恩欣慰地表示,電池還被使用于工業無繩設備、后備電源、軍用與醫用等市場。

    與此同時,手機、筆記本電腦、藍牙耳機、小靈通手機、移動DVD等電器都在向便攜化方向發展。這都使體積小的輕薄型電池廣受歡迎。

    讓白井久男感嘆的是,中國二次電池的發展,僅僅用了不到10年。愛爾蘭ResearchandMarkets發布的鋰離子電池市場預測也顯示,目前中國大鋰離子電池(一次性電池和充電電池)產量為全球最大規模。在全球鋰離子電池總產量中,中國占23.8%。

    而且,國產電池對發展的想法遠不止于此。1997年,九部委聯合推出的《關于限制電池產品含汞量的規定》。旨在通過政策的指導棒,在加工源頭上率先高標準、嚴要求,進而帶動市場消費,從而實現環保節能電池的普及。

    實際上,國產電池企業早在政策頒布之前便開始帶頭研發環保電池。2000年,南孚電池實現全系列堿性電池“無汞、無鎘、無鉛”的環保化加工。此后,國內不少大型電池企業也紛紛開始轉型,加工環保節能的堿性電池,從而帶動了國內堿性電池的加工。據知道,在1995年推出第一批環保電池的時候,整個堿性電池的產量也就10多億只,今朝已經增長到60億-70億支。自去年8月份開始,經國家輕工業電池質量監督測試中心的專項測試,南孚、555等11家龍頭企業堿錳電池的汞含量均已低于無汞電池汞含量限量指標。

    新聞鏈接:比亞迪鐵電池全球首發掀汽車動力革命(來源:深圳特區報作者:藍岸徐安)

    首部雙模“鐵電動”汽車F6預計明年上市

    高交會大幕未啟,新科技沖破喜訊頻傳。昨天(10日),比亞迪在會展中心發布全球首個鐵電池,并宣布鐵電池成熟商用——以鐵電池為動力之一的雙模混合電動車F6預計于2008年推向市場。

    據解析,比亞迪鐵電池在“高容量要求”、“高安全要求”及“低成本要求”三個核心指標上技壓群芳,并遠遠勝于鋰離子電池,其不僅有望為深圳帶出一條電動車產業鏈,還有望成為將來筆記本電腦、手機、電動玩具中的能源替代品。

    比亞迪鐵電池首次實現成熟商用

    據知道,與傳統的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相比,比亞迪開發的鐵電池有先天優勢:全球鐵資源充裕,鐵比鎳、鋰金屬更便宜,加上其環保性,不會造成如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丟棄所萌生的污染。

    早在幾年前,比亞迪組織500人的研發團隊,開始了鐵電池的研發攻關。經過上萬次實驗和探測,比亞迪成功研發出電動車專用的鐵電池,取名為“ET-pOWER”。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解析說,它代表了比亞迪在電池范疇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中E表示環保和電力(environment和electric),T則表示技術(technology),power則表示動力和能量的意思,比亞迪以“ET-pOWER”來命名新汽車動力技術,取意將來科技、將來汽車動力的含義。

    搭載“鐵動力”的比亞迪F3e

    據知道,“ET-pOWER”鐵電池每塊電壓為3.3伏,60安時,電池充電循環次數可達2000次以上,電池的繼續里程壽命大于60萬公里。以F6雙模電動車為例,車上共使用了100塊鐵電池,洋溢電續駛里程可達430公里(電動模式100公里+混合動力模式33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每小時。

    與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鋰離子電池相比,比亞迪鐵電池除了具備便宜和環保優勢外,由于采用全新設計,電池容量、循環壽命、使用溫度范圍、放電性能均優于鋰離子電池。此外,由于采用高熱穩定性材料和縝密工藝設計,比亞迪鐵電池安全和可靠性大為加強。與鋰離子電池不當使用中可能出現的爆炸現象相反,鐵電池安全可靠,即使扔在火中也不會發生爆炸。


    首次用于比亞迪雙模動力汽車F6

    在新聞發布會上,比亞迪亮相全球首款以鐵電池電機和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雙模混合動力汽車F6DM,其核心動力電池就是ET-pOWER。

    據解析,F6DM采用電動車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是一種將控制發電機和電動機兩種混合力量相結合的先進技術,不僅大大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提高了動力和操縱性能,實現了既可充電、又可加油的多種能量補充方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雙動力混合系統。

    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DM是“雙模”(DualMode)縮寫。如果將純電動簡稱為EV,混合動力簡稱為HEV,則比亞迪DM電動車是EV+HEV,簡言之就是可充電的混合動力電動車。這種系統將會取代油電混系統,成為世界上最主流的新能源汽車系統。

    比亞迪電動車充電站

    據悉,比亞迪雙模電動車已經申報了700多項國內外專利。該車經過了多種狀態下的整車實驗,在城市路況下基本可實現純電動狀態的行使,在比亞迪電動車充電站快速充電10分鐘可達50%的電量,在家使用一般插座慢速充電,洋溢電也只需9個小時。據解析,目前整個雙模電動車系統的成本為5萬元,產量提高后成本可大幅降低,預計該車將于2008年下半年量產上市。

    發明鐵電池再添擴張“核動力”

    據知道,作為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電池巨頭,比亞迪從10年前建廠至今,每年以翻番速度迅速擴張,從資本金250萬擴張到市值300億元,從單一的電池加工到躋身為世界手機業舉足輕重的多元化手機零部件的集成供應商,從造車、賣車的“門外漢”到憑借加工單款車型F3沖破10萬輛的銷售“奇跡”,比亞迪只花了極短的時間。

    業界人士指出,比亞迪5年前切入汽車產業,使企業獲得強有力的發展,而此次鐵電池的成熟商用,意味著比亞迪旗下兩大產業——電池IT產業與汽車產業實現無縫整合和對接,兩大產業的戰略會師無疑為比亞迪后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作為汽車范疇的創新成果,王傳福對比亞迪雙模電動車的前景洋溢信心。他說,在雙模電動車明年推向市場后,2009年純電動車也將面市。除了拉動電動車產業鏈條外,比亞迪計劃將鐵電池推向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數碼隨身聽等數碼產業鏈中。王傳福表示,目前技術已經不是主要障礙,主要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為3.7伏,稍高于鐵電池的3.3伏,一旦處理電壓問題,這種新型電池無疑是鋰離子電池的最好替代品,將來方向不可估量。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