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利潤收窄 動力電池攪拌設備企業要怎么樣“過冬”?

    2021-06-09 ryder

    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體量不斷增大,其對于匹配的設備供應商在技術、資金、成本、規模等方面的實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缺乏技術積累與創新意識、過度依靠市場紅利的小企業正在被排擠出局。


    今年以來,不少鋰電設備企業也向高工鋰電傾吐了不易與艱巨,其中也包括部分前端上料/攪拌設備企業。


    高工鋰電知道到,隨著動力電池行業聚集度進一步提升,前端上料/攪拌設備企業的受益邏輯正在快速改變。今年動力電池加速洗牌局面對于排名靠前的攪拌設備企業影響不大,但是排名靠后的小廠已經開始轉型甚至面臨倒閉。


    縱觀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發展態勢,造成鋰電攪拌設備市場高度聚集的原由主要在于:


    一是,下游動力電池市場聚集化態勢向上傳導。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裝機總量達25.04GWh,占整體的87%(2017年排名前十電池企業占整體83%)。這意味著,躋身排名前十動力電池企業供應鏈的設備廠商市占率紅利態勢進一步凸顯。


    二是,上料設備企業與攪拌設備企業相互延伸。考慮到降低成本以及進一步提升漿料產線直通率,“上料+攪拌”打包配套方案漸成趨勢,上料設備企業與攪拌設備企業的市場也開始相互蠶食。


    三是,動力電池企業擴產放緩、壓力轉嫁,加劇設備企業市場分化。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整體擴產速度放緩,下半年伊始頭部企業才開始陸續增大產能。降本提質需求、成本轉嫁壓力下,對于匹配的設備供應商在技術、資金、成本、規模等方面的實力要求也越來越高。


    綜合來看,硬幣的一面是,動力電池的聚集化態勢正在加速攪拌設備企業面臨“生死局”。而另一面是,國內動力電池格局未穩,日韓電池企業回歸,整車企業加速入局,更大的市場空間也在讓企業回歸技術初心,加緊備戰下一輪動力電池市場競賽。


    市場層面,當前在動力電池第一陣營,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強確定,但第二梯隊格局仍未完全確定,包括國軒、孚能、億緯鋰能、力神、萬向一二三、比克等多家企業都在積極拼搶。隨著日韓鋰電巨頭重返中國市場,國際重量級車企“玩家”也將加速切入動力電池制造。對于前端上料/攪拌設備企業而言,真正市場爆發期會在將來幾年。


    業內的一致觀點是,明年攪拌設備市場的聚集度還會進一步加劇,能夠“活下來”的企業搶奪態勢也將更加猛烈。惟有增強技術內功修煉,保持市場敏感度,不斷壯大自身發展的企業才有機會勝出。


    技術趨勢層面,目前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對產品、工藝、理解都在不斷加深,其對各自的電芯產品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變更,對于設備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更大的挑戰。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勻漿系統工藝呈現多樣性,但確保設備精度、保障漿料質量、簡化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是攪拌設備企業研究深化的方向。同時,鋰電攪拌設備能夠實現干混/濕混兩種混合方式的攪拌設備會是將來的大勢所趨。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