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脈沖修復儀阻尼振蕩的萌生

    2021-06-09 ryder

    脈沖修復儀阻尼振蕩的萌生(二)


    接下來,讓我們用國際權威的電路仿真軟件運行一下這個脈沖修復儀電路,從而證明一下那些被標榜為脈沖的阻尼振蕩究竟從哪兒來的,又是作用在什么地方。


    為了讓電路可以運行并且反映真切狀況,我們在脈沖修復儀簡圖的基礎上做了以下改動:

    1、將脈沖修復儀內部與電感并聯的續流二極管和耗能電阻添加進去。沒有這個兩個元件,軟件會提示源極電壓超出,哪怕選用1200V的元件也不夠用。

    2、在脈沖修復儀的輸出端增加了一個由RC組成的等效高通回路,它反映了從脈沖修復儀輸出端看進去的分布參數,或者電路內本來就蘊含部分。

    3、在脈沖修復儀輸出公共端串入一個0.1歐姆無感電阻以測量電流波形。

    4、把電池包分為純電池極板、分布電感、內阻三部分組合等效表達。

    5、這一點最緊要——在脈沖修復儀和電池包之間增加了一個0.6μH的等效電感,它代表脈沖修復儀輸出線和電池包各個電池之間的連接線以及蓄電池匯流導體電感分量的總和。

    下面是改動后的等效圖:



    下圖是這個電路的工作波形。

    A通道:開關元件的驅動脈沖。波形是理想的,無礙大局。

    B通道:就是脈沖修復儀的‘輸出脈沖’。這個波形可以因電路參數不同而有所差異,這無關本次分解。

    C通道:你可以認為它是筆直在蓄電池極板上測得的波形。

    D通道:脈沖修復儀輸出電流波形。



    請留意:自上而下分別是A、B、C、D通道波形,為了共同顯示它們,顯示的比例有很大區別。但為了比較B、C兩個通道的幅度,故意讓他們倆使用了相同的顯示比例。結果是B通道展示出與前幾節圖1、圖2相近的阻尼振蕩波形,而C通道幾乎是一條直線,波形幅度惟有B通道的三百分之一以下。也就是說筆直取自電池極板間的波形幅度,只是所謂‘輸出波形’的九牛一毛而已。就算有某些脈沖修復儀號稱輸出千伏,作用在極板上總幅度才3伏多,再除4*6=24個單格,作用在每單格上才區區0.125伏而已。而實際上更是小的可憐。


    為了進一步探討這個現象,我們把圖2b中那個0.6μH的電感開路,用一根純粹的導線(不含電感成分)將脈沖修復儀輸出正極和電池包正極筆直相連。見下圖:


    再看看發生了什么?此時由于短接,B通道=C通道,但是波形呢?結論是——幾乎什么也沒有了!就連D通道的電流波形也變得干干凈凈了。


    也就是說,那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日本或者美軍技術的、可以共振除硫化的所謂脈沖,原來是建立在并且僅僅作用在輸出導線和電池包各個電池間連接線以及電池匯流導體的分布電感上的LC阻尼振蕩,真正對電池極板的作用幾近于0!


    在這個鐵的事實面前,再說超高頻、變頻、掃頻能起什么作用、有多先進,已經沒有討論的價值了。


    在以上電路仿真里,我們把所有包括輸出導線、電池間連線以及電池匯流導體的總電感設定為0.6μH,這個數值與實際情況相比只少不多。這里給出導體電感計算公式:



    從公式可以看出,導體的電感與其長度成正比,與其截面積成反比。脈沖修復儀輸出導線細長,直徑就算1mm,長度(要計算單根線長度)不小于500mm;電瓶連接到插座以及電瓶之間的連線長度加起來至少400mm;而電瓶極板群截面=每一個的截面*N對,是上述導線截面的數萬倍,純極板累計長度最多600mm,電感量微乎其微。就是電瓶匯流導體比較粗短電感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與極板群電感相比依然是足夠大的。

    我們對長1米、1平方毫米截面的電線進行實測,電感量為0.74μH;對某型號脈沖修復儀輸出導線進行實測,電感量為1.1μH;對一組48伏20安時電瓶計算總有效電感卻惟有0.00062μH。讀者可以自己計算復核一下這些電感有多大。


    說到這里有人會問,如果我把輸出線、連接線盡量縮短行不行呢?

    問題在于,你甚至可以(如果可以的話)把這些線的長度縮短到0。但是,那樣就沒有了‘脈沖’萌生的條件,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綜上所述,所謂脈沖是一串阻尼振蕩,它主要由脈沖修復儀的輸出導線和電池間連接導線的電感成分與電路分布電容萌生,并且全部作用在這些導線上。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