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依據IECEEAAG的決議(AAG/563/DSH),從2008年4月15日起一般堿性或非酸性電解質所組成的單體或可攜式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堿性電池等,除須符合相關產品的成品標準要求外,也需符合電池標準IEC62133所定義的要求。即對充電電池的CB驗證,須同時符合IEC60950與IEC62133兩大標準。
IEC62133標準主要蘊含以下項目的探測及驗證:
電芯(cell):繼續低速率充電、振動、溫度循環、外部短路、自由跌落、沖擊(碰撞)、熱誤用(熱沖擊)、擠壓、低氣壓、過充電、強制放電、高倍率充電保護功能(鋰體系)、標示及包裝、不正確安裝(鎳體系)。
電池(Battery):振動、高溫下外殼應力、溫度循環、外部短路、自由跌落、沖擊(碰撞)、標示及包裝、過充電(鎳體系)。
在這些探測及驗證項目中,大部分均是常見的常規探測項目,但仍有部分項目值得注意及關注:
1.13KN擠壓。此項目探測對象是電芯,雖是常見常規項目,但由于其明確要求對于方形電芯需要擠壓長、短軸向,即電芯的長寬兩個平面。依據探測經驗,聚合物軟包裝電芯在擠壓寬度軸時(側面),時有燃燒或爆炸等不合格現象出現。故對于聚合物軟包裝電芯而言,提議須對此項目重點關注。
2.繼續低速率充電。此項目探測對象是電芯。標準規定將已經滿充電的電芯按照制造商規定的充電方式繼續充電28天。此項目在其它安全標準中并不常見,鑒于電池制造商規定的充電方式基本都是恒流恒壓充電,這就要求制造商在規定及限制充電電流乃至滿充電時的截止電壓要全面考慮,必要時須在電芯的設計時考慮耐繼續充電能力。
MORLAB電池試驗室在開展了多項電池標準探測服務后(如UN38.3、IEEE1725、GB/T18287-2000委托探測等)于近期也對電池產品開展了IEC62133標準的探測服務。鑒于電芯及電池的制造與成品測試的復雜性,提議電池制造企業在測實驗證前對該標準細節要有知道并在加工中加以控制,以免在最終測試中因為不符合IEC62133標準要求而耽誤電池產品的最終上市時間。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