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鋰離子電池內阻為多大,鋰離子電池內阻過大原由

    2021-04-27 ryder

    鋰離子電池內阻為多大,鋰離子電池內阻過大原由。電阻表示一個電路元件對電流傳遞的妨礙程度的大小。單位是歐姆。鋰離子電池的內阻,靜態內阻和工作內阻經常不同,在不同環境下,溫度不同內阻也有變化。廣義而言,和歐姆電阻(IR)一樣,活化極化和濃差極化都可以理解成鋰離子電池內阻的組成因素,或者說成是活化阻抗和濃差阻抗。


      鋰離子電池內阻為多大比較好?


    內阻當然越小越好,最好是0,但那是理想狀態,一般的鋰離子電池也就幾個毫歐的內阻吧。鋰離子電池的內阻肯定是越小越好。內阻越小。對于電池來說電能浪費越少。而且對于電池的產熱以及倍率等都有幫助。


    鋰離子電池內阻大小會關系至待機時間,以1200MAH的手機鋰電為例,成品電池內阻的典型值以110毫歐為好,移動電源的內阻以,6000mah為例,成品電池內阻的典型值以70毫歐為好。


    哪些因素影響了鋰離子電池的內阻?


    1、外加因素


    溫度,環境溫度是各種鋰離子電池電阻的緊要影響因素,詳盡到鋰離子電池,是由于溫度影響電化學材料的活性,筆直決定電化學反應的速度和離子運動的速度。


    電流或者說負載的需求,一方面電流的大小與極化內阻有筆直關聯。大體趨勢是電流越大,極化內阻越大。另一方面,電流的熱效應,對電化學材質的活性萌生影響。


    2、鋰離子電池自身因素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鋰離子嵌入和脫嵌的難易程度,決定了材料內阻的大小,是濃差極化電阻的一部分。電解液,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移動速率,受電解液導電率的影響,是電化學極化電阻的主要構成部分。


    隔膜,隔膜自身電阻,筆直構成歐姆內阻的一部分,同時其對鋰離子移動速率的妨礙,又形成了一部分電化學極化電阻。


    集流體電阻,部件連接電阻,是鋰離子電池歐姆內阻的主要組成部分。


    工藝水平,極片制作工藝、涂料是不是平均、壓實密度要怎么樣,這些電芯出產過程中工藝水平的高低,也會對極化內阻造成筆直影響。


    鋰離子電池內阻過大原由


    工藝方面


    1、正極配料導電劑過少(材料與材料之間導電性不好,因為鋰鈷本身的導電性非常差)


    2、正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3、負極配料粘結劑過多(粘結劑一般都是高分子材料,絕緣性能較強)


    4、配料分散不平均


    5、配料時粘結劑溶劑不完全


    6、涂布拉漿面密度設計過大


    7、壓實密度太大,輥壓過實


    8、正極耳焊接不牢,出現虛焊接


    9、電池貯存環境不合理


    材料方面


    1、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電阻大(導電性差,如如磷酸鐵鋰)


    2、隔膜材料影響(隔膜厚度、孔隙率小、孔徑小)


    3、電解液材料影響(電導率小、粘度大)


    4、正極PVDF材料影響(量多或者分子量大)


    5、正極導電劑材料影響(導電性差,電阻高)


    6、正負極極耳材料影響(厚度薄導電性差,厚度不均,材料純度差)


    7、銅箔,鋁箔材料導電性差或表面有氧化物


    8、蓋板極柱鉚接接觸內阻偏大


    9、負極材料電阻大


    內阻是評價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緊要指標之一。鋰離子電池內阻的探測包括交流內阻與直流內阻。對于單體電池,一般以交流內阻來進行評價,即通常稱為歐姆內阻。但對于大型鋰離子電池包使用,如電動車用電源系統來說,由于探測設備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或不方便來筆直進行交流內阻的探測,一般通過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包的特性。在實際使用中,也多用直流內阻來評價電池的健康度,進行壽命預測,以及進行系統SOC、輸出/輸入能力等的估計。


    內阻是影響鋰離子電池功率性能和放電效率的緊要因素,隨著鋰電池存儲時間的增加,電池不斷老化,其內阻不斷增大。不同類型的鋰離子電池內阻變化程度不同。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