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數據分解:2018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102GWh

    2021-04-27 ryder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顯示,2018年中國鋰電產業鏈(不含下游使用環節)市場規模沖破3200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幅超過15%,其中鋰離子電池規模為1550億元(數碼電池主要統計電芯規模、儲能及動力主要統計模組和pack規模)。


    產業鏈規模增加主要是中游動力電池、儲能鋰離子電池出貨量保持增長,且動力電池及一線梯隊數碼鋰離子電池企業處于產能建設,因此帶動關鍵材料、輔料、設備等規模不斷增長,但產業鏈規模增速低于增長,主要是動力鋰離子電池、儲能鋰離子電池、隔膜、負極材料、磷酸鐵鋰、碳酸鋰等產品價格處于下降態勢。雖然鈷酸鋰、三元材料、電解液等產品在一定時間內價格有所上漲,但不足以對沖上述材料的價格降幅。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2018年1月


    電池環節: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總出貨量102GWh,同比增長27%,其中動力電池出貨量占比63.7%,動力電池占比持續上升,較2017年上升8.3個百分點。數碼電池的比例下滑,儲能占比有所上升。動力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占比保持上升,主要是動力電池出貨量同比46%的增長。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2019年1月


    數碼鋰離子電池的出貨量較2017年增長不大,主要是全球及國內智能手機、移動電源等出貨量減少,從而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減少。2018年數碼鋰離子電池在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藍牙等小型3C范疇的使用量有所增加,特別是在電動自行車板塊,一定程度地彌補了在手機等終端的減少量。


    儲能鋰離子電池增速超過40%,主要受江蘇、河南、青海等地加大儲能市場的引導及示范項目建設帶動。另外廣東、江蘇等地開始加大儲能鋰離子電池在火力調頻范疇的使用。


    上游關鍵材料: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及部分關鍵材料出口量增加帶動,2018年四大關鍵材料出貨量均出現不同程度同比上漲,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8.6%、31.5%、27.4%、37.7%。


    出貨量同比增長,但四大關鍵材料的市場規模增速不一。電解液及隔膜由于主流企業產能不斷釋放,市場價格競爭猛烈,電解液價格2018年均價較2017年下滑幅度超18%,隔膜整體全年價格較去年同比下滑超過30%,因此電解液及隔膜的市場規模同比增幅度較小。


    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22.07萬輛,同比大幅增長50.4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量100.74萬輛,同比增長83%;新能源客車產量9.91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專用車產量11.42萬輛,同比下降26%。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快速增長帶動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


    數據來源: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2019年1月


    2016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已是帶動鋰離子電池快速增長的最大引擎,預計將來5~10年,新能源汽車仍將是拉動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儲能市場逐漸進入快速期,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有望提速。國內儲能鋰離子電池除了滿足國內需求,也將批量出口到歐美、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區。


    3C數碼及小動力市場增速有限,特別是3C數碼范疇短期很難再快速增長。小動力市場將維持較高速增長,主要替代鉛酸、鎳氫電池市場。


    鋰離子電池的需求確定性強,規模將不斷張大,但行業存在諸多問題,如3C數碼鋰離子電池市場龍頭企業獨占鰲鰲頭,而三四線低端產品充斥市場,產品品質嚴重良莠不齊。


    動力電池市場分化嚴重、企業應收賬款及應付賬款高、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導致成本降幅小于價格降幅、外資動力電池企業再次加大在國內建廠力度、四大關鍵材料產能結構過剩嚴重等問題。


    儲能鋰離子電池性能需求差異大、示范運行項目的盈利能力差等問題。不同類型鋰離子電池發展階段不一樣,面臨的問題也不同,需要產業鏈企業針對性處理。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