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擬3年投400億歐元開發動力電池 德國汽車業對抗中日韓挑戰

    2021-04-27 ryder

    中國儲能網訊:"將來3年,將有超過400億歐元的資金投入到動力電池系統開發中。”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董事總經理Joachim Damasky于1月12日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會上表示。按其預計,以德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規模來看,需要有270GWh的動力電池規模總量才能夠滿足2035年的歐盟市場需求。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是汽車行業范疇最歷史悠久的機構之一,擁有100多年的歷史,超過600個成員單位,在全球加工超過1600萬輛汽車,員工人數超過80萬,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工業協會之一。該協會的目標是維護整個德國汽車工業在汽車及相關范疇的種種利益。


    對動力電池高產能的規劃,源于歐洲電動車發展正在興起的需求。2018年1-7月,歐洲電動車銷量累計超過212000輛,同比增長41%,電動車的整體保有量超100萬輛。而從2025年開始,荷蘭、挪威、法國、英國等陸續禁止傳統汽油車和柴油車的銷售,政策導向亦十明顯顯。


    而不可否認的是,德國在動力電池開發上的巨資投入,也源于其在該范疇現有競爭力不足的危機感。電動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雖然德國是傳統汽車制造業強國,但全球動力電池的技術和產能制高點卻掌握在中日韓手中。除已經在歐美有所布局的LG、松下之外,中國新崛起的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也已察覺到超越時機,開始在歐洲和美國布局基地,強勢插入跨國車企的海外供應鏈,這使得德國汽車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8年7月,寧德時代宣布斥資2.4億歐元在歐洲建立加工基地,該基地的動力電池將配套給寶馬、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車企。與此同時,各方圍繞歐洲的動力電池業務也已采取行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三大勢力在歐洲筑巢布局。一是在歐洲建廠的國外動力電池巨擘,以LG、特斯拉、三星等為主要代表;第二類是在在歐洲本土設立鋰電pack廠的汽車廠商,如戴姆勒等;三是在歐洲自建超級鋰離子電池工廠的本土企業,如德國聯盟組建超級工廠、ABB加盟Northvolt建造歐洲最大鋰電池廠等。


    “我們去年大概加工了120-130個不同車款,預計需要400萬個充電樁以輔助減排。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使用,還能大幅減少對傳統能源的消耗。”在Damasky看來,電動車的發展,一方面受制于動力電池產能的供應,另一方面則依靠充電基礎設施的推進。


    依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不完全統計,當前德國已建成充電樁總量1.3萬個左右,其中有600個是快速充電樁,八大運營商傾覆了德國76%的充電市場。由于德國碳排放目標是到2050年前減少80%,汽車電動化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緊要途徑。


    “充電設施的建設需要增強,也需要電網參與。因此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將來85%的充電需求都可以在用戶自己家中完成。”Damasky表示。在其看來,要順利實現汽車工業電動化,不僅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電動車與交通及能源網絡也將進一步互聯。


    在德國,電動車正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緊要力量,并成為電網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目前電動車比例較少,因此其充電對電網的影響或者負荷還不是很大。不過在將來,隨著電動車比例逐漸提高,電網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容量,不能出現過載。


    “在波蘭、捷克、歐洲西部和南部地區,電動化的需求繼續旺盛,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方面應同時跟進。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應并入電網,相關電網基礎設施應盡快落實。2019年,樂觀預計將有100多個車型實現電動化。”Damasky表示。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