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設備+材料雙軌推進 科恒股份的新能源“胃口”

    2021-04-27 ryder

    繼宣布4.5億全資收購譽辰自動化之后,科恒股份又欲將誠捷智能收入囊中。這是科恒股份繼控股收購浩能科技之后,在鋰電設備范疇的進一步產業鏈延拓,推動“材料+設備”雙輪驅動市場戰略進一步加固。


    10月29日,科恒股份(300340)公告稱,公司擬在籌劃發行股份收購譽辰自動化全部股權基礎上,增加深圳市誠捷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捷智能”)為標的公司。


    據知道,誠捷智能成立于2003年6月,是一家專業制造鋰電、超電行業全自動制片、卷繞設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具備每月加工各類全自動卷繞設備150多臺,各類全自動制片設備80多臺的加工能力。


    截止目前,誠捷智能已經和松下、LG化學、比亞迪、億緯鋰能、創明電池、鵬輝集團、A123、GP超霸、科力遠、豪鵬國際、中天科技、格力集團、海四達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產品遠銷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科恒股份表示,收購誠捷智能可以增加公司鋰電設備行業的地位和業務規模。其產品主要為電芯加工的中段核心設備,能與公司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及譽辰自動化的鋰電設備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


    公告顯示,誠捷智能本輪估值為6.5億元,交易方式為現金方式支付30%,發行股份方式支付70%。科恒股份進行本次收購前提是誠捷智能2017年扣非后經審計凈利潤不低于2000萬元。同時,標的公司承諾2018-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3500萬元、6500萬元、7500萬元。


    客觀來看,科恒股份自2016年以4.5億元收購浩能科技90%的股權之后,嘗到了動力電池市場快速增長帶來的鋰電設備需求甜頭,開啟了“材料+設備”的雙龍頭業務布局。此次同步收購誠捷智能與譽辰自動化,也是科恒股份進一步加碼鋰電設備市場,提升公司在鋰電設備范疇的規模的競爭力的前瞻布局。


    近日,高工鋰電與科恒股份董事長萬國江就科恒股份接下來的戰略規劃以及材料/設備行業的發展預判進行了一次深度的探討和交流。


    【設備】外延式擴張構建合作平臺


    在鋰電設備范疇,萬國江將科恒股份定義為一個“新人”。收購浩能科技也成為科恒股份開啟鋰電設備征戰之路的緊要啟蒙。


    從浩能科技到萬好萬家(已終止),再到譽辰自動化和誠捷智能,科恒股份堅強了以外延式并購方式做為涉足鋰電設備范疇的沖破口。


    “外延式并購設備企業僅是科恒在設備范疇布局的第一步。”萬國江向高工鋰電表示,科恒的規劃是要打通整個設備產業鏈條,搭建一個能夠實現互利共生的設備企業合作平臺。


    萬國江透露,目前公司是以并購的方式來進行合作,下一步將不排除以參股、技術合作或者訂單協同合作等形式吸引更多小而精的設備企業加入到平臺當中,建立多模式合作發展的創新平臺。通過相互協作,打通產業鏈條,促使鋰電智能制造的創新發展。


    科恒股份也期待以合作平臺為后盾,建立全面的合作機制,發揮資源協同作用,輔以上市公司在融資方面的優點,練就提供整線方案的“內功”。


    事實上,伴隨著動力電池行業的高門檻、高聚集化態勢,鋰電設備行業的受益邏輯也在不斷演化。不同于前一輪“大躍進”式產能擴張的市場紅利,馬太效應下,國產設備企業迎來的受益邏輯真正升級為技術、成本、規模、交付周期、資本、客戶資源等高階全方位競爭。


    囿于資金壓力以及規模實力,中小設備企業要么尋求IPO上市,拓寬融資渠道;要么積極“求嫁”上市公司,獲得繼續壯大發展的資本加持。


    一個很好的樣本是,浩能科技在被科恒股份納入囊中以后,在母公司整合資源的幫助下迎來了快速發展。經審計,浩能科技2017年度實現凈利8150.23萬元。結合浩能科技目前在手訂單情況,預計超額完成2018年業績承諾為大概率事件。其綜合實力以及市場占有率也在繼續提升中。


    為了應對動力電池新一輪的市場變局,上游產業鏈也在積極摸索新的合作模式。科恒股份也將成為行業先驅的“探路者”。


    【材料】內生增長動力瞄準客戶需求


    正極材料主要依賴科恒股份的內生增長,公司的策略是,三元材料逐步向高端升級,包括動力三元和高電壓鈷酸鋰,公司策略是所有正極材料品種做全,全方面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積極儲備行業的新興技術及產品。


    作為正極材料范疇的“后進入者”,科恒股份在產能方面正在加緊布局。


    萬國江解析,產能方面,科恒股份目前擁有江門和英德兩大基地。其中,江門基地以3C數碼市場供給為主,蘊含鈷酸鋰和三元材料,目前年產能約4000噸。英德基地產能規劃為5萬噸,主要瞄準高端動力電池范疇。


    “截至目前,英德新建設的3000噸/年高電壓鈷酸鋰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5000噸/年三元正極材料加緊建設當中,預計今年11月份會陸續釋放產能。”


    當前,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以及下游補貼退坡倒逼傳導,正極材料行業普遍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正極材料行業已經到了比拼企業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及資金實力的階段。


    在萬國江看來,隨著材料行業發展,行業出現整合是大概率事件,將來的競爭是對成本敏感度的競爭,拼的是企業產品性能和加工效率。


    此外,受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筆直掛鉤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急切影響,電池企業與主機廠為獲得更多補貼,當前電池技術路線正在從NCM523向NCM622以及NCM811/NCA邁進。在產品原材料上升和下游補貼下降的雙重壓力下,三元動力電池去鈷化趨勢分明,而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成為目前最優處理方案。


    對于高鎳三元材料的發展,萬國江的提議是,高鎳不宜推進得太快。考慮當下材料企業/電池企業/車企對于高鎳的技術掌控,不宜一下子過快往前面沖,產業鏈企業仍需在基本功方面做扎實。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