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核廢料的解決技術

    2021-04-27 ryder

    核廢料的解決來由


    使用核能所萌生的核廢料會萌生危險的輻射,并且影響會繼續數千年,全球科學家正在研究要怎么樣解決核廢料,只要解決好了這一問題,核能才能利大于弊,而站在減排的角度來看,使用核能無疑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關于核廢料問題,對中低輻射型的核廢料,目前已可以通過填埋等方式安全解決;對高輻射核廢料的解決,目前一些國家如瑞典、芬蘭等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通過隔離、循環及燃燒等方式降低其輻射性能,使其經過解決后達到安全標準。


    解決辦法


    目前,核廢料的解決一般分海洋解決和陸地解決兩種辦法。多數國家采取的是海洋解決辦法,即將核廢料桶投入到選定的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去。試驗證明,這些核廢料桶即使投到6000米以下的海底也不會破碎、泄漏。就是萬一鐵桶在海底壞裂了,它逸射到海面上來的劑量也惟有人體準許攝入量(每年100毫雷姆)的一千萬分之一,一般不會給人們帶來危害。而且,為了保證安全解決,各國在投放時還要受到國際監督。陸地核廢料解決有其相對合理的一面。低放射性廢料埋藏在淺層地表中,高放射性廢料則埋藏在幾千米以下的深層地殼中,一般都不存在污染的危險。而且,陸地埋藏的核廢料中,有些并不適于海洋解決,而一旦需要,陸地埋藏的廢料還可以回收。


    研究與發展


    德國魯爾大學物理學家表示,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能縮短將核廢料變成無害物質的時間。據英國科學促使會主辦的阿爾法伽利略網站報道,這項新技術的原理是,將核廢料置于金屬容器中,使其冷卻到超低溫,這樣放射性物質衰變的速度就會加快,其半衰期也就縮短。參與研究的物理學家說,利用這種技術可在數十年而不是上千年的時間內使核廢料成為無害物質。這種辦法可使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大大縮短,這樣核廢料就無須深埋于地下貯藏庫。此項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研究人員正在對核廢料的有害成分鐳-226進行研究,以驗證這項新技術的實用性。


    新的核反應堆可使核廢料轉變為惰性的有用產物將為核能張大使用提供新的希望。俄羅斯與以色列環能源資源(EER)公司的科學家2008年3月下旬宣布,已可使放射性、有危害的核廢料轉變為惰性的有用副產物如玻璃和清潔能源。并已在北部靠近Karmiel的設施投用了中型廢物解決反應器。使用稱之為等離子氣體熔融技術(PGM)的系統由俄羅斯Kurchatov研究院的研究中心、俄羅斯Radon研究院和以色列技術研究院開發,EER公司將高的溫度與低的輻射能量組合在一起使廢物進行轉變。據稱,廢物解決反應器對環境無害。反應器將三個過程組合在一起:使用等離子矩破解廢物,碳廢料再氣化,最后無機組分轉化為固體廢料。剩余的材料為惰性,可加工建筑工業用的瓷磚、瓷板等。Karmiel的設施能力為每小時轉化500-1000kg廢物。


    放射性廢物是美國和整個世界面臨的一大問題。美國愛德華大學化學教授Chien Wai經過20年的研究,于2008年9月1日宣布,開發了從放射性核垃圾灰燼中回收鈾的技術,這一新的回收利用裝置通過高效、環境友好的技術可將核廢物再用作核燃料,開發這一技術系從脫除咖啡的***過程得到的啟發而發明。這一技術未來可望成為最危險的放射性廢物回收利用的關鍵性沖破。該技術過程原理是采用了超臨界流體來溶解有毒的金屬。Chien Wai與核工業AREVA公司成員、愛德華大學的Sydney Koegler合作開發這一提純過程,從被污染的材料灰燼中回收了富集的鈾。超臨界流體(此處采用二氧化碳)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可呈現氣態和液態的物質。在超臨界狀態下,一些物質可筆直成為固體和像液體一樣的可溶性化合物。如超臨界二氧化碳可筆直從咖啡中溶解和去除***。當二氧化碳壓力返回正常,它就成為氣體并蒸發,僅留下被抽提金屬。無需溶劑、無需采用酸,也不留下有機廢物。因該技術簡單、成本低和環境友好,AREVA公司已第一次在華盛頓州Richland大規模采用32噸焚燒灰燼進行了實驗。實驗聲明,灰燼重量近10%可用于得到富集的鈾,其現貨市場價值約為900美元/磅。這意味著采用這一技從核垃圾中回收的價值現可達約500萬美元。新的回收設施預計于2009年投入使用。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