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歐洲將采用納離子電池新技術

    2021-04-27 ryder

    依據報道,來自歐盟各國的10多位經濟事務部長日前共同發表一份表明,闡述了將歐洲轉變為大規模電池加工工業中心的下一步措施。部長們強調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和發揮的作用,他們表示,歐洲的電池行業應當在原材料使用和可繼續性方面進行創新,并聲明將采用納離子電池新技術。


    中國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CATL)公司表示,將在德國圖林根(Thüringen)建立一家年產14GWh的電池加工廠。其電池產品主要用于電動車(EV)。


    日前在巴黎舉行的工業之友會議上,歐洲各國的經濟部長簽署了一份長達七頁的表明,旨在加速歐盟的電池加工。來自法國、奧地利、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芬蘭、德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拉脫維亞、盧森堡、馬耳他、荷蘭、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的部長均贊同這一計劃。


    該表明列出了實現電池大規模加工的四個核心目標。首先,簽署國同意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提出到2030年實現的全面工業戰略,其重點是減少中小企業的監管負擔。


    部長們還一致認為,到明年初,歐洲市場的戰略價值鏈應當在歐洲共同利益緊要項目戰略論壇(IPCEI)內確定。其目標是優先考慮有資格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例如電池、自動駕駛汽車、半導體、低碳工業流程、凈零能耗建筑改造等。


    此外,簽署國表示,應當通過競爭、研究、創新、數字化,以及單一市場的新政策來實現目標。這些將包括區域發展、國際貿易、能源和可繼續發展的新規范和標準。此外,部長們還預見了金融工具的作用,并強調他們傾向于使用下一個多年期金融框架,特別是用于研究和發展、IPCEI框架和InvestEU方案以及結構性基金。


    德國處于領先地位,法國緊隨其后


    最后,部長們重申了競爭力在該項目中發揮的作用,并將尋求讓競爭力委員會參與指揮,以有利于該行業的歐洲政策。


    在技術方面,該表明強調了對“顛覆性創新”的關注,這種創新應當通過歐盟渠道獲得融資,其核心目標是人工智能和電動車項目。


    法國政府發表一份表明進一步強調了歐洲電池制造業的緊要性,表明指出,在德國決定投入10億歐元用于汽車工業之后,法國將為汽車工業提供實質性支持。


    在另一份表明中,德國經濟事務部長Peter Altmaier和法國對手Bruno Le Maire再次概述了IPCEI框架和競爭的作用。


    鈉離子電池的承諾


    今年10月,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為歐盟委員會編寫了一份關于電池可繼續性的報告,該報告指出了與當前電池所用的原材料有關的廣泛環境和社會問題。


    該報告審查了電池資源的可用性、毒性、安全性、加工以及回收和處置的影響。報告的作者說,處理電極的組成是實現加強的生態政治目標的關鍵問題。


    關于資源的可利用性,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雖然短缺未來會成為一個問題,而對于一些材料來說,在短期或中期內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研究人員聲稱鈉離子電池毫無疑問是最具吸引力的鋰電池的替代品,因為鈉元素地球含量高,并且與地緣政治問題無關。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低于鋰電池,但研究人員相信獲得重大進展是可行的。在這方面,他們引用了歐洲戰略能源技術電池計劃,該計劃也強調了鈉離子電池的發展潛力。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