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光伏電站基礎知識系列總結之電纜直埋是什么留意事項?

    2021-04-27 ryder

    光伏電站采用逐級匯流、就地升壓、聚集并網方式,實現電站的能量輸送,在這過程中,涉及到電線線路的多種敷設方式。一般而言,逆變器至變壓器,變壓器至并網柜之間,大多采用直埋方式,那么什么是直埋呢?


    一、直埋的定義


    直埋,并非簡單的埋地,而是將電纜敷設于地下壕溝中,沿溝底和電纜上傾覆有軟土層或沙、且設有保護板再埋齊地坪的敷設方式。典型的直埋敷設溝槽電纜布置斷面圖,見下圖


    圖1 直埋敷設斷面圖


    圖中,砂或軟土包圍電纜,填充整個溝寬,保護電纜免受尖銳物體損傷,并有助于電纜熱量散失;保護板一般采用混凝土,也可用磚代替,保護電纜免受來自上方的破壞,尤其進行電纜維修更換時;電纜警示帶用于警示后續施工人員,留意施工距離,避免誤傷電纜。


    二、適用范圍


    直埋敷設適用于電纜線路不太密集和交通不太繁忙的城市地下走廊,如市區人行道、公共綠化、建筑物邊緣地帶等。直埋敷設不需要大量的前期土建工程,施工周期較短,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敷設方式。電纜埋設在土壤中,一般散熱條件比較好,線路輸送容量比較大。


    直埋敷設較容易遭受機械外力損壞和周圍土壤的化學或電化學腐蝕,以及白蟻和老鼠危害。地下管網較多的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屬、高溫液體和對電纜有腐蝕液體溢出的場所,待開發、有較頻繁開挖的地方,都不宜采用直埋。


    直埋敷設法不宜敷設電壓等級較高的電纜,通常10kV及以下電壓等級鎧裝電纜可直埋敷設于土壤中。


    三、技術要求


    (1)直埋電纜一般應選用鎧裝電纜,其具有較強機械強度和防護能力。留意周圍泥土應不含腐蝕電纜金屬包皮的物質,敷設時電纜應作波濤形埋設,并預留1.5%長度,以免受冷縮時拉力而損壞。


    (2)電纜表面與地面距離應≥0.7m,土壤凍結深度>0.7m的地區,可適當加大埋設深度。當位于行車道或耕地下時,應適當加深,且不宜小于1.0m。電纜外皮至地下構筑物基礎,不得小于0.3m


    (3)電纜相互水平接近時的最小凈距是:≤10KV為0.1m;>10KV為0.25m;不同電壓等級電纜(包括通訊電纜)為0.5m;若電纜用隔板隔開,則降為0.1m,穿管時不作規定。


    (4)電纜互相交織時的最小凈距為0.5m,在交織點前后1m范圍內用隔板隔開時降為0.25m,穿管時不作規定。


    (5)溝底非得具有良好的土層,否則應鋪0.1m的軟土或砂層。電纜敷設好后上面再敷設0.1m軟土或砂層。電纜全長蓋混凝土保護板,寬度應超出電纜兩側各0.5m。準許用磚代替混凝土保護板。


    (6)禁止將電纜平行敷設在(供水、熱、氣等)管道的上面或下面,也禁止將1條電纜平行敷設在另1條的上面。電纜與地下管道接近與交織的最小凈距:與熱力管道(包括石油管道)接近時為2m,交織時為0.5m;與其他管道接近或交織時為0.5m。如對熱力管道采取適當措施,使埋電纜處土壤溫升在任何時間均不超過10℃,對其它管道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時,則上述凈距不作規定。


    (7)電纜與道路、鐵路或排水溝交織時應穿鋼管保護,管內徑≥電纜外徑的1.5倍,且≥100mm,管的內部應光潔,以免電纜穿管時擦傷電纜外皮。管頂距路軌底或路面的深度≥1m,距排水溝底≥0.5m,距城市街道路面深度≥0.7m。管子兩端應伸出公路和軌道2m,在城市街道,應伸出車道路面。


    (8)電纜中間接頭盒外面應有戒備機械損傷的保護盒(塑料電纜中間接)


    四、其他


    直埋敷設并不是簡單機械的筆直埋于地下,而應依據各種條件進行相應的變化,一切以保護電纜免受損壞并保證電性能為宗旨。如在電纜直埋的路徑上凡遇到以下情況,應分別采取保護措施:


    (1)機械損傷:加保護管;


    (2)化學作用:換土并隔離(如陶瓷管),或與相關部門聯系,征得同意后繞開;


    (3)地下電流:屏蔽或加套陶瓷管;


    (5)腐蝕物質:換土并隔離;


    (6)蟲鼠危害:加保護管或其他隔離保護等。


    在直埋施工過程中也有許多需要留意的細節,一定要嚴格遵守有關技術規程的規定和設計的要求,竣工以后要按照規定的手續進行檢查和驗收,以確保電纜線路的施工質量,減少電纜故障率,保證光伏電站的電力輸送。(作者微信公眾帳號:光伏經驗網)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