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干擾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十大因素分解

    2021-04-27 ryder

    眾所周知,光伏電站發電量計算辦法是理論年發電量=年均勻太陽輻射總量*電池總面積*光電轉換效率,但是由于各種原由影響,光伏電站實際發電量卻沒這么多,實際年發電量=理論年發電量*實際發電效率。下面就給您介紹下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的十大因素吧!


    1、太陽輻射量


    在太陽電池包件的轉換效率一定的情況下,光伏系統的發電量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決定的。


    光伏系統對太陽輻能量的利用效率惟有10%左右(太陽電池效率、組件組合損失、灰塵損失、控制逆變器損失、線路損失、蓄電池效率)


    光伏電站的發電量筆直與太陽輻射量有關,太陽的輻射強度、光譜特性是隨著氣象條件而改變的。


    2、太陽電池包件的傾斜角度


    對于傾斜面上的太陽輻射總量及太陽輻射的直散分離原理可得:傾斜面上的太陽輻射總量Ht是由筆直太陽輻射量Hbt天空散射量Hdt和地面反射輻射量Hrt部分組成。


    Ht=Hbt+Hdt+Hrt


    3、太陽電池包件的效率


    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太陽能光伏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太陽電池的效率在不斷提高,在納米技術的幫助下,將來硅材料的轉化率可達35%,這將成為太陽能發電技術上的革命性沖破。


    太陽能光伏電池主流的材料是硅,因此硅材料的轉化率一直是制約整個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緊要因素。硅材料轉化率的經典理論極限是29%。而在試驗室創造的記錄是25%,正將此項技術投入產業。


    試驗室已經可以筆直從硅石中提煉出高純度硅,而無需將其轉化為金屬硅,再從中提煉出硅。這樣可以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效率。


    將第三代納米技術和現有技術結合,可以把硅材料的轉化率提升至35%以上,如果投入大規模商業量產,將極大地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令人可喜的是,這樣的技術已經在試驗室完成,正等待產業化的過程。


    4、組合損失


    凡是串連就會由于組件的電流差異造成電流損失;


    凡是并連就會由于組件的電壓差異造成電壓損失;


    組合損失可以達到8%以上,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規定小于10%。


    留意:


    (1) 為了減少組合損失,應當在電站安裝前嚴格挑選電流一致的組件串聯。


    (2) 組件的衰減特性盡可能一致。依據國家標準GB/T--9535規定,太陽電池包件的最大輸出功率在規定條件下實驗后測試,其衰減不得超過8%


    (3) 隔離二極管有時候是必要的。


    5、溫度特性


    溫度上升1℃,晶體硅太陽電池:最大輸出功率下降0.04%,開路電壓下降0.04%(-2mv/℃),短路電流上升0.04%。為了避免溫度對發電量的影響,應當保持組件良好的通風條件。


    6、灰塵損失


    電站的灰塵損失可能達到6%!組件需要常常拂拭。


    7、MPPT跟蹤


    最大輸出功率跟蹤(MPPT)從太陽電池使用角度上看,所謂使用,就是對太陽電池最大輸出功率點的跟蹤。并網系統的MPPT功能在逆變器里面完成。最近有人研究將其放在直流滙流箱里面。


    8、線路損失


    系統的直流、交流回路的線損要控制在5%以內。為此,設計上要采用導電性能好的導線,導線需要有足夠的直徑。施工不準許偷工減料。系統維護中要特別留意接插件以及接線端子是不是牢固。


    9、控制器、逆變器效率


    控制器的充電、放電回路壓降不得超過系統電壓的5%。并網逆變器的效率目前都大于95%,但是這是有條件的。


    10、蓄電池的效率(獨立系統)


    獨立光伏系統需要用蓄電池,蓄電池的充電、放電效率筆直影響系統的效率,也就是影響到獨立系統的發電量,但是這一點目前還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鉛酸電池的效率80%;磷酸鐡鋰蓄電池效率90%以上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