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項目簡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是潔凈利用生物質能的有效辦法之一,它可以在不萌生污染的情況下把生物質能轉化為電能,達到從低品位能源獲取高品位能源的目的,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 因地制宜地利用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建立分散、獨立的離網或并網生物質分布式電站不僅可以彌補電力供應的不足,而且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所以它也是一種緊要的環保技術。以農業廢棄物和木材廢棄物為主的生物質資源分布分散,收集和運輸困難,不適合采用大規模燃燒技術,而中等規模的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400—6000kW)在發展中國家具有神奇的優點,也具備進入市場競爭的條件。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開發的中等規模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國際先進水平,性價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共申請國家專利9項,已在中國、臺灣和東南亞等國家推廣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先后獲得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成果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銀獎、廣東省優秀專利獎。2005年10月,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全球可再生能源范疇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領先技術評選中該技術獲得藍天獎,再一次證明了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適用范圍及使用條件:該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使用范圍廣,靈活性好,依據用戶不同需要,發電規模可選擇在200-5000kW之間。用于解決碾米廠的谷殼,家具廠、人造板廠和造紙廠的木屑、邊角料、樹皮,為工廠提供電力,也適用于解決林場及農場的枝椏材、秸桿、稻草、稻殼等,為缺電農村地區和企業供電。同時,由于該項目屬于環保技術,對消除污染,減少CO2的排放有緊要的意義,有條件享受國家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有很好的將來方向和巨大的推廣潛力。主要技術性能及指標: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采用循環流化床氣化爐,把生物質廢棄物,包括木料、秸稈、稻草、甘蔗渣等轉換為可燃氣體。這些可燃氣體經過除塵除焦等凈化工序后,再送到氣體內燃機進行發電。為進一步提高系統效率,可利用氣化系統和內燃機萌生的余熱,通過余熱鍋爐和蒸汽輪機實現聯合循環發電。該技術主要特點如下:(1)采用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為燃氣發生裝置,利用氣體內燃機代替燃氣輪機,采用簡單可靠的燃氣凈化辦法。整個系統具有原料適應性好,解決規模大,負荷適應能力強,發電效率高等特點;(2)采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處理了燃氣凈化中的難題;采用特種菌種和好氧、厭氧相結合的辦法解決焦油污水,實現氣化發電系統中焦油污水循環利用;(3)建立的5MW生物質氣化及聯合循環發電優化系統示范工程,克服了傳統IGCC技術在發展中國家利用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技術難度和系統成本,設備全部國產化。這些特點保證了氣化發電系統的綜合性能穩定可靠,單位投資和運行成本都較低的特點,系統達到以下技術經濟指標:以原料價格200元/噸計,簡單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400-3000kW)發電效率達到16-20%,單位投資:4000-4500元/kW,單位原料耗量:1.35kg/kWh,發電運行成本:0.35-0.45元/kWh;聯合循環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5MW)發電效率達28%,單位投資:6500元/千瓦,單位原料耗量1kg/kWh,發電運行成本<0.35元/ kWh。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