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正式投產 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包頭一體化基地出現

    2021-04-27 ryder

    動力電池一樣,負極材料市場的頭部集聚化效應也正在逐步凸顯。


    8月3日,全球規模最大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地—杉杉科技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包頭一體化基地一期項目在包頭市青山區正式投產。這意味著杉杉科技成為了第一家躋身10萬噸級別的負極材料企業,對杉杉科技以及負極材料行業都將萌生深遠影響。


    據知道,杉杉科技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包頭一體化基地于2018年4月開工,項目總投資38億元,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15個月。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6萬噸石墨負極材料和4萬噸碳包覆石墨負極材料,具備年產5萬噸石墨化出產的能力。預計年產值50億元,可為包頭地區創造稅收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0人。


    與杉杉科技在其它地區的加工基地不同,包頭一體化基地實現了杉杉科技從原材料出產、生料出產、石墨化、碳化到成品出產集五大工序于一體的戰略布局。


    詳盡來看,包頭一體化基地主體建筑為:


    5大車間:原料解決及改性車間、石墨成品出產車間、石墨包覆-炭化-炭化成品出產車間、石墨化車間(2個)。9大倉庫:原料庫(2個)、改性半成品庫、石墨化半成品庫、石墨產品庫、炭包覆石墨產品庫、備品備件庫、固體廢棄物庫、產品庫。


    8大公輔設施:空壓制氮間、水泵房、天然氣站、循環冷卻水塔、鍋爐房、開閉站及配電房、機修間。辦公包括:辦公測試樓及其附屬樓。


    據知道,包頭一體化基地負極加工線整個工序采用自動化連續化控制,物料在密閉管道及設備中輸送,避免了粉塵外溢及異物進入,縮短了加工時間和提高了加工效率。


    杉杉科技董事長李鳳鳳表示,包頭基地的建成投產,將有效填補負極產能缺口,實現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產能交付能力、產品品質能力的全面提升。將來,杉杉科技團隊將同優質客戶和供應商持續緊密合作,實現產業鏈的多贏共贏,爭做行業的推動者和領導者。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國第一家鋰電池負極材料加工企業。公司率先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間相炭微球”制備技術產業化,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實現了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國產化。公司現有2項國際專利、70項發明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授權,負極材料關鍵技術指標處于全球先進水平。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杉杉科技實現了年產百噸到年產10萬噸的跨過式發展。公司產品從初始的中間相炭微球單一產品,發展成為擁有中間相、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復合石墨、其他負極材料(軟炭,硬炭,鈦酸鋰,合金材料)五大系列二十幾個產品多元化的產品結構。


    杉杉科技目前擁有上海杉杉、寧波杉杉、郴州杉杉、福建杉杉、湖州杉杉、內蒙古杉杉科技、內蒙古杉杉新材料7大研發和加工基地,當前總產能6萬噸。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總出貨量實現19.2萬噸,同比增長31.2%。受動力電池市場增長拉動,人造石墨出貨量13.3萬噸,同比增長32.74%;天然石墨出貨量4.58萬噸,同比增長19%。其中,杉杉科技負極材料出貨量排名行業第二。


    2018年,杉杉科技負極材料實現銷售量33907噸,同比增長9.69%;實現營收19.38億元,同比增長3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53.64萬元,同比上升7.88%,產銷量以及營收經歷都呈現增長態勢。


    值得留意的是,當前負極材料市場競爭非常猛烈,受原材料漲價及石墨化出產影響較大。在此情況之下,負極材料企業布局上游石墨化和多地建廠成為趨勢。而內蒙古地區憑借0.36元/KWh的低電價(最低至0.26元/KWh)成為企業石墨化建廠的選址首選,如杉杉、紫宸、斯諾、凱金等均在內蒙古布局石墨化產能。


    而包頭一體化基地的投產將對杉杉科技在擴充產能、提升產品質量、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產品交付等方面都將萌生積極影響,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其在負極材料范疇的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


    GGII認為將來三年,負極材料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低端重復產能將被淘汰,擁有核心技術和優點客戶渠道的企業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市場聚集度將進一步提升。而杉杉科技有望憑借在產能規模以及產品質量和客戶結構等競爭優點,鞏固其市場地位。


    將來,杉杉科技將圍繞增量、降本、改革三大目標,在產品、產能、客戶、研發供應鏈、品質和人才等方面入手,確保杉杉在負極市場上持續保持領先優點。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