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比亞迪“鐵電池”技術讓人生疑
千呼萬喚未上市
“比亞迪2015年產銷量中國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目標。”王傳福的信心是來源于“鐵電池”,這也是比亞迪將來最大的希望。2007年深圳高交會期間,比亞迪汽車發布了其全球首個“鐵電池”,并宣布“鐵電池”已經達到成熟并可以商用,同時發布了搭載“鐵電池”的雙模電動車。王傳福希望憑“鐵電池”實現他全球第一的夢想,但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并不能買到全球首個“鐵電池”汽車,消費者的質疑也就隨之而起。
價格劣勢:
一般消費者難接受電動車
繼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去年底上市后,今年3月初第一輛雙模電動車才在深圳成功上牌并開始在公路上奔馳。據知道,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目前只以集團客戶為主,一般消費者暫時還未考慮。記者在比亞迪成都的一經銷商———四川通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知道到,這款搭載“鐵電池”的雙模電動車在西南地區都還沒銷售,只在深圳等少數地區有售。目前為這款車的情況而前來咨詢的人就更少了,一般都是在選購其它車型時附帶地問一下而已,得知沒有銷售也就不會多問。
記者在西部汽車城汽車市場隨機訪問了10名消費者,得到的答案是比亞迪雙模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并不高,惟有10%的人會考慮在各方面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在5年內購買。
不少消費者對比亞迪的電動車的安全性表示質疑:“常常聽到有手機電池爆炸,汽車電池安全嗎?”雖然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鼓勵的,但從技術上說電能作為汽車動力的時機遠未成熟,更不要說是“鐵電池”了,而最后消費者的疑慮便聚集在電動車技術問題上。
成都市民李先生表示,姑且不說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太高而難以被一般消費者接受,就目前世界上那些汽車大國都不敢說技術上有多成熟,更不要說比亞迪。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好事,但欲速則不達,如果把一個并不成熟的產品賣給消費者,這樣只會砸自己的牌子。
混合動力電動車的成本居高不下,售價比同檔次燃油車型高出30%。連目前惟一一款在國內量產的豐田公司也承認,對消費者來說,使用混合動力車節省下來的油費不太可能彌補這30%的差價。消費者認為目前的小車排量車都能達到國Ⅲ標準,在環保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如果混合動力車成本價格下不來,就無法充足顯示其經濟環保的優點。沒有優點,誰買?
技術難題:
影響電動車量產上市
目前,掌握雙模技術的企業惟有通用、豐田和比亞迪三家企業。通用、豐田的電動車一次充電只能行駛20~30公里,而比亞迪卻稱F3DM電動模式可以達到100公里,并且還可以用家用插座反復充電。
四川省汽車產業協會會長岳有仁表示,比亞迪雙模電動車使用高鐵電池供電,高鐵電池是一種以合成穩定的高鐵酸鹽(K2FeO4、BaFeO4等)作為高鐵電池的正極材料制作的,具有能量密度大、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無污染等特點的新型化學電池。
岳有仁說,“鐵電池”加工過程中對工藝要求非常高,如果把握不好,電池肯定會出現很多小問題。并且鐵電池的價格也不菲,國內加工的40Ah容量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包成本在3萬元到4萬元之間,如果是120Ah的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包,市場價約莫要12萬元。而比亞迪在早些時候發布的資料顯示F3DM所用鐵電池包容量為60Ah,這顯然會造成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目前還沒有量產的原由可能就在于用于電動車的蓄電池的可靠性和壽命仍未達到量產條件。
西部汽車城一代理商就告訴記者,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但比亞迪搞了好多年,為什么一直沒有量產上市?消費者只能從媒體報道的報道中知道一些簡單的情況,一個最緊要的原由可能就是鐵電池技術還不夠成熟,安全性還不能保障,而這些問題正好就是消費者在選購時的緊要參考根據。
配套難題:
充電站建設是關鍵
“對電動車而言,充電的配套設施建設是非常緊要的,得依賴城市快速充電網絡。國家或企業是不是能夠提供方便的充電站,這會影到響電動車的市場發展。”岳有仁表示。
而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電動車的充電站少得可憐,這也是導致包括亞迪F3DM在內的電動車沒有零售的筆直原由。雖然比亞迪曾經在F3DM上市時表示,快速充電站正在建設當中,但卻未給出充電站建設的詳盡時間表。
“要建造一個電動車的充電站,成本投入是非常巨大的。而在一個城市中,至少需要幾百個充電站才能滿足需求。”岳有仁坦言,這個投入,需要國家和地區政府出資配合,否則將無法建立。本報記者何棋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