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杉杉:包攬鋰電材料正負極全球第一

    2021-04-27 ryder

    中國儲能網訊:“12月初,杉杉在長沙的10萬噸鋰電動力電池材料項目就會投產,而明年第一季度,杉杉在內蒙古包頭的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也會開始投產。”上海陸家嘴世紀金融中心杉杉股份上海總部,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這樣向記者透露道。


    再過30天就是2019年了,也是杉杉產業重心轉移20周年。如今的杉杉,已然成為全球鋰電材料產業龍頭,曾經“國內西服第一品牌”的光芒逐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全球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最大加工商”的別樣光彩。


    “就像大女兒年紀大了,而小女兒還風華正茂。”整了整身上穿著的杉杉西服,鄭永剛笑著坦言,是產業轉型賦予了杉杉第二次青春。五年前,杉杉鋰電材料業務收入首超服裝業務,目前,杉杉約莫70%的創收來自鋰離子電池產業,而待明年正、負極兩大10萬噸項目全面投產后,這一數字預計將會上升到90%以上。


    “杉杉是自己轉型的,主動把產業結構做了調整。” 鄭永剛回想,二十幾年前,隨著我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不斷發展,他看到了“入世”將會給杉杉帶來的巨大沖擊,“我預感到,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變高,越來越多的世界高端服飾品牌將會進入市場,帶來極大的挑戰和競爭,杉杉的生存會變得異常艱難。”


    轉型,非得轉型。鄭永剛回想,1999年,因為偶然的機會,幾度躊躇的鄭永剛知道到,當時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碳素研究所“鞍山熱能研究院”正承擔著有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的863課題,大量集中人才,但科研經費不足,急需資金支持。轉型的機會來了!敏銳的商人嗅覺讓他預感到,鋰離子電池產業在將來將具有廣闊的將來方向。于是,他做了一個改變杉杉命運的決定:為863課題研究注資,隨后,又將整個研究所的人才和技術全部收購。從此,杉杉的產業重心,一步一步從“制造高端西服為主”的服裝產業轉型到“以鋰離子電池材料加工制造為主”的新能源范疇。


    “一個在試驗室中實現的研究成果,距離真正的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在這期間,鄭永剛頂住壓力,不斷再投入。“雖然虧了不少年,但好在抓住了發展的先機,并且,傳統服裝產業讓杉杉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讓我們面對轉型升級有了底氣。”鄭永剛坦言,“實體經濟就是這樣,需要不斷投入產出,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通過技術研發、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來取得效益。”


    如今,撥云見月。2008年以后智能手機等3C產品的逐漸普及,帶來鋰電材料行業第一階段的紅利;近年來,電動車等的興起更讓市場鋰離子電池產品的需求量迎來爆發性增長。“當下新能源革命帶來的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速度是幾何式的,尤其是在汽車產業,用電池替代發動機是大勢所趨。”


    一次苦盡甘來的轉型升級,令杉杉煥發出無限新活力。鄭永剛說,即將分別在長沙、包頭正式投產的杉杉年產10萬噸正級材料、負極材料加工基地,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制造中心。


    “目前,全世界75%-80%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在中國,作為行業龍頭,今朝杉杉是牽頭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將來,我們將主導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說起發展目標,鄭永剛雄心壯志不減當年,“下一步,我們要掌握行業定價權。而有量,才有定價權,因此將來兩三年后,我們目標讓全世界50%以上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都是杉杉出品。”


    擁抱科技創新,主動轉型升級,才能不斷更新企業的生命周期。鄭永剛說,自己想告訴千千萬萬民營企業家的就是:光抱怨是沒有出路的,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去擁抱時代大環境。“艱難也需要去適應,我們都是從艱難中爬過來的。”


    原標題:包攬鋰電材料正負極全球第一 這位浙商有何絕招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