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安全 任重如山

    2021-04-27 ryder

    理論上按照國家標準,是可以保證電池安全的,但今朝的難題就在于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才剛起步,大家的經驗都不夠豐富,還有很多極端情況、特殊情況可能沒有遇到,所以安全標準也是要不斷更新完善。


    自燃、涉水、碰撞爆炸,夏日的高溫多雨讓電動車的安全問題無處遁形。


    安全是1,性能是0,沒有了1,再多0也枉然。


    電池安全 任重如山


    一系列觸目驚心的起火、爆炸案例的發生,不禁讓人發問,為什么會起火?電池沒有安全標準嗎?要怎么樣避免起火?起火了要要怎么樣維護自我權益。


    接下來,我們一起剖析。


    為什么會起火


    電動車的起火,不管是自燃還是碰撞爆炸,都與電池密不可分,電池安全是電動車安全的基石,而電芯,電池組,電池控制系統則是影響電池系統安全的的三個緊要部分。


    “電池起火最筆直的原由是“熱失控”,什么是“熱失控”?


    一是當電池受到外力破壞時,電池內部的活潑堿金屬(如鋰)接觸到氧氣的轉眼間會自燃。當一個電池發生自燃時,難免會引發相鄰的電池損毀。當整個電池組內的壓力得不到釋放,自燃會發生爆燃。


    二是所有電器最怕短路。當電池被外部短路時,正負極之間瞬間的超大電流也會引起局部過熱,從而導致某個電池單體發生漏液、爆裂、自燃,并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更多的電池損毀。


    為了戒備外部短路,在電池組的設計上會有很多安全設計,比如熱管理系統、故障判別系統等,但是電池內部的短路是不可控的。電池加工廠家的品控和良品率高低,筆直影響到電池的質量。三元鋰離子電池如果常常用快充模式充電,經過長期的使用后,電池內部的正負極之間會化學生成“鋰枝晶”,這種物質從電池內部的正負極兩端同時向中間生長,漸漸刺穿電池內部正負極之間的絕緣膜,當這層膜被損壞后,電池內部的正負極間發生短路,電流瞬間暴增,從而引起電池的損毀,嚴重的會引起爆裂、漏液、自燃。


    什么是“鋰枝晶”,它為什么會導致電池短路?通過一部動畫我們來知道一下:


    電動車為什么會自燃?


    除了電池的“熱失控”,在BMS電池管理系統中,也存在著大量的能量交換和轉換,這種能量也是電流。嚴格來說,只要有電流的地方,如果發生短路那很可能引起電池、電控系統的熱失控。但是相比電池來說,BMS的熱失控幾乎不會發生,在設計上,BMS內部有非常謹慎的邏輯判斷和冗余系統,一旦發覺系統內部有短路萌生,BMS會自動斷電。


    電池安全 任重如山


    以奔馳EQC的BMS系統為例,當系統發覺短路發生時,會自動切斷動力電池的高壓電,但會保留低壓電以便維持車輛的其他功能。當發生嚴重的短路時,低壓電也會被切斷,并且車輛不可重新啟動,只能等救援。當然,這種情況不論是系統內部突發情況,還是碰撞發生時,這套BMS系統都會執行同樣的命令。


    綜上所述,“熱失控”的解釋就完全了,熱失控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必將造成財產損失,甚至人員的傷害。


    那么,有哪些方法能減小“熱失控”帶來的損失呢?


    電池安全 任重如山


    目前,相比圓柱電池和固態封裝片狀電池,軟包電池的安全性會更好。由于是軟性材料封裝,當電池發生“熱失控”時,軟性封裝的外殼準許在一定程度上的膨脹,從而減緩電池的損毀,給車內人員留出充分的逃生時間。但是,留意,這也僅僅是留出更多的逃生時間,而不是說軟包電池不會發生“熱失控”。


    而對于硬封裝片狀電池,為了戒備一個電池熱失控時影響到其他電池,在電池的上端設計了一個“定向爆破”的孔,一旦“熱失控”高溫火花甚至火焰,會通過這個孔向外釋放能量,從而避免整個電池組的損毀和整車自燃。


    我們在這里也提出一個呼吁,對于電池頻道爆燃的現象,今后可不可以強制在電池組中加入自動滅火裝置,系統一旦發現局部溫度過高,筆直啟動滅火裝置。


    對于最常見的電池熱失控,這是一個快速、自動加熱反應,會生成大量的電池熱(最高可達500 ~ 700 ℃)、煙霧、粉塵和有毒氣體。電池管理系統(BMS)在檢測此類事件中起著關鍵作用,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啟動冷卻系統的開關。但在車禍或火災中,BMS還是不能夠達到控制熱失控的作用。


    而引起熱失控,造車電池起火的誘因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機械類,比如電池組發生碰撞;一類是電化學類,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就是過充電;還有一類是熱誘因,比如電池溫度過高。


    對于第一類,碰撞,其實任何汽車碰撞都會萌生危險,在這一點上,純電動車因電池包的結構,受到更多的關注,但是權威數據顯示,目前并沒有電動車因為碰撞引發電池爆炸的案例。


    對于第二類過充,會引電池變形,影響電池蓄電質量,還會萌生漏液,甚至爆炸。


    防過充保護一般包括過充前和過充后保護,分別起著防止測試,和避免自燃等危害。過充前的飽和可通過電壓檢測和BMS分級保護,在接近滿電之前逐步降級進行涓流充電,戒備過充的同時,讓電池的電量更加確實。過充后的保護裝置,可采用CID和防爆閥。CID是一個翻轉片,當過充發生后CID可以通過鐵片的翻轉切斷電流,從而保證安全。防爆閥的作用則是在電池過充后,將氣體瀉放到更大的空間,從而避免溫度上升,或發生短路。


    第三類,熱誘因,對于這一類因素,與電池的組裝結構密不可分。


    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催化了各大主機廠片面追求純電動車“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其實,電池安全性能否在追求能效極限的狀態下得到保障,不僅關乎新能源電動車的品質高低之分,更是電動車的存亡之線。


    汽車業內專家表示,應給主機廠當前研發新能源車的“瘋狂”加速喊一聲“暫停”,當前應先高度關注電動車在靜置情況下萌生的自燃問題,提升技術和安全水平。


    安全標準


    依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電動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實驗辦法》中,明確指出電池的安全合格指標,其中的驗證方式也遠遠超出我們日常所碰到的條件。


    與電池的組成成分相對應,電池安全標準也從電芯、電池組、電池控制系統三方面考慮,每一部分的設計都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比如GB/T31485-2015規定了動力電池單體和模組的安全指標,GB/T31467.3-2015規定了電池組的探測辦法。


    “理論上按照國家標準,是可以保證電池安全的,但今朝的難題就在于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才剛起步,大家的經驗都不夠豐富,還有很多極端情況、特殊情況可能沒有遇到,所以安全標準也是要不斷更新完善。”田偉東表示。


    “動力電池的安全,是高壓和化學安全的耦合,這導致高壓的可靠性和化學安全結合以后形成比較大的安全隱患,中間包括了化學安全、高壓安全、機械安全、功能安全和使用安全等多個層面。”寧德時代總裁黃世霖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是非常復雜的。當前業內,包括寧德時代等的制造商都在動力電池產品安全上追求零事故,除了加工和品質上的安全監控外,還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實時收集使用數據,來減少事故。


    要怎么樣維護自身權益


    今年的3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將家用電動車的動力總成和主要零件納入汽車“三包”責任,特別是電池或電機,如果發生嚴重質量問題可退換車。也就是說,電池、電機如果發生嚴重的問題,如電池起火等,車主可以要求退換車。


    田偉東表示,“電動車自燃不管是對廠家,還是對新能源行業發展都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制度法規保障消費者權益。”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