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動力電池驅動當升科技實現加速發展
受制于日趨緊張的能源供給,新能源汽車已經在我國的節能減排戰略中被賦予更高的希望。據知道,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還在于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而決定動力鋰離子電池各項性能指標的的核心關鍵材料是占其成本40%以上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預計它將隨著動力鋰電行業今后十年60%的高復合增長率而呈現井噴式發展。
這無疑為即將登陸創業板市場的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龍頭企業———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開了嶄新而龐大的市場空間。
步入高增長的黃金發展期
當升科技是一家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科研人員創業,專業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發和加工的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作為第五家進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范疇的供應商,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為行業的技術領先者,2006年成功開發三星SDI后,即跨過了通往國際高端市場的門檻,成為第一家進入韓國和日本市場的中國公司。
技術和市場優點使當升科技步入了業績高速增長的黃金發展期,相關資料顯示,在2007、2008年原材料鈷價大幅度波動以及2009年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下,當升科技依然保持了三年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60%的驕人成就。2009年的銷售量比2008年更是增長了73%,銷售規模居國內領先,世界排名第三。其中鈷酸鋰銷售收入占比和營業利潤占比均超過95%,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10%。
競爭優點顯著有望做大做強
當升科技從研究課題組階段就繼承了礦冶總院的科研及工程產業化的能力。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掌握濕法前驅體技術和后道火法合成技術的廠家,也是國內外少數幾家能快速推出系列化多元材料的公司之一。
目前當升科技已取得了鋰離子電池、四氧化三鈷及其制備辦法等9項專利,另有4項專利在申請中。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以ISO9001體系為基礎,5S和TpM兩大管理辦法為支柱,6希格瑪工具為補充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而確保了公司產品的高度一致性與穩定性。
在2004年率先進入國際市場后,當升科技先后與三洋能源、三星SDI、韓國LG、深圳比克和比亞迪等國際國內鋰電巨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成為為數不多的具有向國際大客戶供貨能力的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其產品出口比例連續3年超過54%。
另外,占公司加工成本比重約80%的原料產品———氯化鈷,因受國際金屬鈷市場價格的影響波動頻繁,為此公司對于國內外客戶采用了成本加成的定價模式,有效減小了價格波動風險,確保了穩定的盈利能力。
電動車打開龐大市場空間
相關資料顯示,世界各大汽車廠商在2009年已紛紛推出使用鋰離子電池的HEV(混合動力車)、pHEV(插電式復合電動車)及EV(電動車)產品,并將于2010年逐漸形成量產,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當升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鈷酸鋰、錳酸鋰和多元材料的鋰電正極材料加工能力的企業,其中多元材料和錳酸鋰主要面向以電動車為主的動力鋰電市場,預計將來年均增長率將超過30.8%。據知道,目前當升科技錳酸鋰和多元材料已進入放量供貨階段,預計今年將出現銷量的迅速增長,而高端錳酸鋰和多元材料的更高的毛利率水平也將為公司帶來繼續的業績增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韓國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的開發和提升,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正逐漸從日本向中國、韓國轉移,這將帶動產業鏈上游的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向著相同方向轉移,這種轉移趨勢將給當升科技的長遠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
目前處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流市場的依然是鈷酸鋰,主要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小型鋰離子電池,市場較為成熟,當升科技計劃通過此次募資進一步打開鈷酸鋰的產能瓶頸,預計公司將來鈷酸鋰產品收益將超越行業均勻10%的增速,達到30%-50%,在2-3年內將有力地推動公司業績的高速成長,2012年之后隨著動力汽車的產業化發展,當升科技將步入更為高速的發展周期。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