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關于光伏電站運營評估指標的探討

    2021-04-27 ryder

    光伏發電加工運營指標用來評估各電站安全運行情況、設備可靠性、消缺及時性、以及公司對電站整體經營狀況。此評估辦法綜合了影響光伏發電能力的各種因素,選取九項關鍵指標進行評估,此九項指標具備數據易收集、客觀、可掂量、可評估的特點。


    1.電站能力因子(即:綜合效率)


    目的:綜合效率表征統計周期內電站運營整體情況。


    定義:在統計周期內,光伏電站上網電量與理論發電量的比值。


    計算:


    —Eout :上網電量,單位:kWh;


    —EPL :計劃限電損失電量,單位:kWh;


    —ET :理論發電量,單位:kWh;


    理論發電量ET計算方式如下:


    —HT :光伏方陣傾斜面總輻射量①,單位:kWh/m2;


    —GSTC :標準輻射強度1 kWh/m2;


    —P0 :電站裝機容量(峰瓦功率),單位:kWp


    數據來源:氣象儀、計量關口表、電費結算單


    澄清說明:上網電量讀取數據源為電網關口表。


    影響因素:設備性能、故障損失、故障應和時間、組件污穢損失、限電損失、當地溫度、光伏組件安裝傾角、方位角、光伏發電系統年利用率、組件衰減程度、光伏方陣轉換效率、周圍障礙物遮光、逆變器損耗、集電線路及箱變損耗等。


    2.電站等效利用小時數


    目的:表征統計周期內光照條件下能量轉換的效果,全面掂量電站運維水平和電力營銷能力。


    定義:在統計周期內,發電量折算到該站全部裝機滿負荷運行條件下的發電小時數,也稱作等效滿負荷發電小時數。


    計算:


    —EP :發電量,單位:kWh;


    —P0 :電站裝機容量(峰瓦功率),單位:kWp


    數據來源:氣象儀、站側電度表、運行日志、信息系統


    澄清說明: 發電量的讀取為站側電度表,如無站側電度表的可筆直按照電網關口表計算。


    影響因素:設備性能、檢修損失電量、故障損失電量、限電損失、光資源豐富度


    3.非計劃能量損失率


    目的:表征除電網計劃的限制出力以外,因其它非計劃內的活動或其它不確定因素造成的能量損失程度。客觀反映電站管理水平、程序執行有效性和外部因素的穩定性。


    定義:統計周期內非計劃內的電量損失與理論發電量比值


    計算:


    — EP :發電量,單位:kWh;


    — EPL :計劃限電損失電量,單位:kWh;


    — EPM :計劃檢修損失電量,單位:kWh;


    — ET :理論發電量,單位:kWh;


    數據來源:電網調度令、組件清洗記錄、氣象儀


    澄清說明:有計劃的檢修(一般計劃周期為4周)和調度有計劃的限制出力不在計算范圍內;電網非計劃檢修和電網不穩定引起的限制出力應計算在內。


    影響因素:電網不穩定引起的電量損失、人員罷工引起設備不可用、光資源不足、遮蔽、溫度、設備故障損失、非計劃檢修延期、組件污穢損失、自然災害。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