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要怎么樣處理鋰電池包的電化學的均衡問題

    2021-04-27 ryder

    電池包一般都是由數百只或者數千只的電池單體組合而成,所以電池包的容量也受到了單體電池的影響,研究顯示即便是單體電池循環壽命達到1000次以上,組成電池包后,電池包的壽命可能不足200次。這就說明了電池包的均衡是非常緊要的。


    長期以來鋰電池單體一致性差是困擾著鋰電池包設計難題,這里我們所說的一致性不僅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容量、電壓等參數,還包括了單體電池的容量衰降速度、內阻衰降速度和電池包的溫度分布等因素。


    理想情況下,同一批次的鋰電池應當具有相同的電化學性能,但是實際上由于制造過程中的誤差,會使鋰離子單體電池之間存在不一致性。電池包往往由數百只,甚至是數千只單體電池通過串并聯而成,因此電池包的容量受到單體電池的不一致性影響很大(對電池包性能影響最大的不一致性因素包括庫倫效率的不一致、自放電率的不一致、內阻增加速度的不一致等),研究顯示即便是單體電池循環壽命達到1000次以上,組成電池包后,電池包的壽命可能不足200次。


    因此對于一個由數量眾多的單體電池包成的電池包而言均衡設備是非得的,目前上市面上常見的均衡辦法主要是借助電子設備實現單體電池之間的電壓均衡,因此技術上也都大同小異。近日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AlexanderU.Schmid等人利用Ni金屬氫化物電池(NiMH)和Ni-Zn電池實現了電池包的電化學均衡,為電池包的均衡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由于鋰電池工作原理的限制,其抗過充的能力很弱,在過充情況下可能萌生電解液分析、析鋰等問題。NiMH電池在發生過充的情況下,電解液中的H2O會在正負極分析萌生的O2和H2,而O2和H2能夠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重新結合生成水,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在C/3-C/10的小倍率下,氣體萌生的速率幾乎與其再結合的速率相同,因此NiMH電池的抗過充性能非常好。基于上述原理,AlexanderU.Schmid將NiMH電池和類似的Ni-Zn電池用來對鋰電池包進行均衡。在使用這種電化學均衡手段時,傳統的電壓監測和電子均衡單元都可以省略,有效降低了電池包管理的復雜程度,提高電池包的可靠性。


    AlexanderU.Schmid選取了LiFepO4和Li4TI5O12材料作為試驗對象,原由是這兩種材料對過充都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并且在完全脫鋰后電壓會快速上升,此時NiMH和Ni-Zn電池承擔起電流Bypass的作用,多余的電流會流入到NiMH和Ni-Zn電池之中,從而避免鋰電池發生過充。


    其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用于均衡的NiMH電池或者Ni-Zn電池通過并聯的方式與鋰電池連接在一起,當電池包中的一組串聯低容量電池洋溢電后,電壓達到閥值,此時與之并聯的NiMH電池承擔起了分流的作用,所有的電流基本上都流過NiMH電池,不再流過鋰電池,從而避免了鋰電池發生過充。在這個過程中鋰電池和NiMH電壓和電流的變化如下圖b所示,在完美匹配的情況下,鋰電池電流如紅色曲線所示。


    下表為試驗中使用到的電池的信息,試驗中主要用到了LFp/石墨,LMO/LTO,LFp/LTO,Ni-Zn和NiMH電池。


    下圖為試驗中采用的幾種電池的容量-電壓曲線圖,其中2´NiZn的意思是兩個Ni-Zn電池串聯在一起,可以看到兩只串聯的Ni-Zn電池最大電壓為3.95V(I=150mA),恰好能用于LFp/C電池上,避免其發生過充。一個Ni-Zn電池可以與LFp/LTO電池并聯,避免電池發生過充,或者兩只NiMH電池串聯與LMO/LTO并聯,此時最大電壓會達到3V以上,而LMO/LTO電池的最大電壓為2.8V左右,但是只要LMO/LTO電池電壓不超過3.2V就是可接受的,而且LMO/LTO電池從2.8-3.2V增加的容量僅為0.65Ah,約為常溫容量的6.5%,因此對電池的性能影響不大。


    下圖展示了LMO/LTO電池與兩個串聯的NiMH電池一起工作的情況,可以看到在電池包充電的過程中首先是LMO/LTO電池被洋溢,當達到某一個點時,電流開始發生改變,流經LMO/LTO電池的電流開始減小,流經NiMH電池的電流在增加,最終流經LMO/LTO電池的電流下降為0,所有的電流都流過NiMH電池,因此此時電池包的電壓不再增加。放電過程中兩種電池是同時開始放電,由于NiMH電池容量較小,因此很快電流下降為0,主要由LMO/LTO電池完成放電。


    下圖為LFp/C-2NiZn電池模塊的工作情況,可以看到,在開始充電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電流都會進入LFp/C電池,惟有80mA左右的電流經過NiZn電池。隨后在t=1.2h,電流的流向發生了完全的轉變,電流開始主要流過NiZn電池,因此為了避免NiZn電池發生過熱,因此模塊的充電電流分成了幾步,首先是1.1A,然后是0.75A,然后是0.3A,然后是0.15A。放電過程開始的時候NiZn電池提供了最大的電流,隨后其電流開始下降,LFp/C電池的電流開始逐步增加。


    下表是對幾種電池與NiZN、NiMH電池并聯時的效果的總結,從第一列可以看到幾種并聯方式都能夠使的電池包的最大電壓小于鋰電池的最大限制電壓,避免鋰電池發生過充。從第二列可以看到,除了LFp/LTO-NiZn電池不能充足利用鋰電池容量外,其他的兩種并聯方式都能夠充足的利用鋰電池的容量,因此也能夠實現對電池包的均衡(第三列)。從第四列可以看到,受到并聯的NiZn、NiMH電池的影響,電池包的最大放電電流要小于鋰電池的最大電流,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需要選用高功率型的NiZn、NiMH電池,以保證電池包的性能不降低。


    下圖為兩個串聯的LFp/C-2NiZn電池的充放電工作情況,兩個串聯LFp/C電池的初始容量差值為200mAh,在經過如下一個充放電后,兩個電池包的容量差值降低為100mAh,也就是說在一個循環中兩個串聯電池包中有8%的容量實現了均衡。


    AlexanderU.Schmid的工作為電池包均衡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NiMH、NiZn電池由于設計特點,因此在發生過充時,電解液中的水會分別在正負極發生分析,萌生O2和H2,在電池內催化劑的作用下,O2會與H2結合萌生水,完成一個循環,因此NiMH和NiZn具有非常好的抗過充性能,我們恰好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單個或者幾個串聯的NiMH、NiZn電池與鋰電池并聯,在充電電壓達到上限時,電流幾乎會全部流過NiMH、NiZn電池,從而避免鋰電池過充。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這一點實現對鋰電池包的均衡,我們只要繼續對電池包進行充電,就能保證所有的電池都能完全充電,而不擔心會有的電池發生過充,從而提高電池包內容量的一致性,試驗也證實一個充放電循環就能實現8%的容量均衡(LFp/C-2NiZn)。該辦法最大的優點在于,整個過程中不需要對電池包中的單體電池進行電壓監控,完全是自動完成的,因此極大的簡化了電池包的結構,提高了電池包的可靠性。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