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韓國研發一電池可讓潛艇續航時間加倍 或30年后可用

    2021-04-27 ryder

    14日,韓國自主建造的3000噸級常規潛艇“安昌浩”艦在玉浦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韓國總統文在寅偕夫人金正淑出席。


    近日韓國三星公司稱,該公司通過2年半的研發,已經成功研制了韓國國產的潛艇用鋰電池。該電池性能優異,能使韓國潛艇的水下續航時間比使用鉛酸蓄電池的同型艇增加一倍。


    KSS-3


    韓國國防采購計劃管理局則同時稱,該型號的鋰離子電池是專門為韓國KSS-3型常規潛艇研發的,并預計將在20世紀中葉上艇。


    眾所周知, 鉛蓄電池系統此前一直是常規潛艇的主要動力源,而鉛蓄電池因為開發潛力已經逼近極限,而現代戰爭又對常規潛艇的水下續航力、機動力和繼續作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動力問題就成了常規潛艇的瓶頸。


    就像隱身技術充當了當年戰役機發展范疇的破局者一樣,如今的鋰電池技術也被普遍認為是潛艇發展范疇的破局者:鋰電池單個電池電壓高,電量比傳統的蓄電池大2到3倍,壽命長,維修方便,充電迅速,體積也惟有鉛酸電池的1/5大小。常規潛艇在如果換裝這種超級電池,相當于用動力艙1/5的容積獲得了原有2到3倍的續航能力。騰出來的空間則可以換裝更優異的其他設備,整個潛艇的作戰能力就能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在90年代初鋰電池使用于民用市場之后,各個國家的潛艇專家就開始討論這種電池用于軍事范疇的可能,此后俄羅斯、日本、韓國、法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基本上明確的表示,要在自己后續建造的常規潛艇上換裝鋰電池。


    2012年,德國蒂森克虜伯公司在就完成了本國的大型鋰電池探測,電池的探測工作被放在行星太陽號雙體船上進行,經過評估之后,德國認為該電池已經具備了上艇使用的條件。


    但是德國對常規潛艇的需求很少,因此大型鋰電池項目更多的是為了對外出口。2014年為了競爭澳大利亞的潛艇采購方案,德國遞交了216型常規動力潛艇的競標方案,并標明該潛艇可以選擇鋰電池。不過最終216型潛艇因為其他原由競標失敗了。目前德國已經具備了鋰電池技術,但對于216 型潛艇,德國或許在未來選擇裝備,或許可能只是單純的出口。


    法國則是另一個鋰電池技術已經成熟的國家。也是2014年的澳大利亞潛艇招標中的勝利者,其短鰭梭魚潛艇方案獲得了澳大利亞的認可,并收獲了385億美元訂單。當時為了和其他國家競爭,法國也早早完成了自己的鋰電池研發。VL45E電池由法國SAFT公司和法國海軍集團公司聯合研發,可反復充電4000次,電池的一個單元大小僅高22cm,寬5.4cm,重1.1 kg。一個電池模塊則由40這樣的電池包成。


    短鰭梭魚


    而日本也是另外一個緊要的鋰電池技術玩家。日本的索尼公司,湯潛公司和英耐時公司都具備鋰電池的研發技術,不過在潛艇的軍用電池上,湯潛公司具有絕對的優點。前不久,日本海自第11艘蒼龍潛艇S-511凰龍號就已經帶著湯淺公司研制的鋰電池下水了,在2020年左右就能形成戰役力。


    凰龍號


    而俄羅斯本來宣布的是要在拉達級潛艇的次艇喀瑯施塔得號上使用鋰電池,不過前不久該潛艇已經下水,但并未透露已經使用了鋰電池。而澳大利亞則是宣布將在自己引進的法國短鰭梭魚潛艇潛艇上裝上自己的鋰電池,當然說是這么一說,澳大利亞國產的鋰電池目前連探測都沒有通過,恐怕裝備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喀瑯施塔得號


    因此,綜合來看,目前西方國家中具有鋰電池上艦能力的國家不多,就是德國和法國,其次就是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的KSS-3型安昌浩級潛艇在2014年完成研發,目前韓國計劃建造9艘KSS-3,分3批次進行。其首批的首艇安昌浩號在2018年9月14日已經下水,第一批次的3艘將仍然沿用鉛酸電池,等到第2批的時候將換裝韓國三星公司的鋰電池。


    而安昌浩號第1批的水下速度為20海里,航程5000海里左右,如果真如韓國媒體所說的航程擴展一倍,那么KSS-3型潛艇的航程將達到10000海里。不過韓國也稱這些電池只是通過了技術成熟性評估,定型、調試和技術性能的探測等等還需要大把時間。估計真正放到KSS-3上,可能就等到2050年了……(作者署名:利刃/WZB)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