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總市值增131%!4家鋰電科創板企業H1業績剖析

    2021-04-27 ryder

    摘要:截止8月16日,4家鋰電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到742億元,較首日開盤總市值321億元增長了131.15%。


    (來源: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 ID:weixin-gg-lb 作者:歐楊宇)


    自科創板“開閘”以來,提交審核、成功過會、正式上市的企業受關注度日趨高漲,鋰電范疇的相關企業更是如此。


    目前,在科創板正式上市的鋰電相關企業包括容百科技、嘉元科技、杭可科技以及瀚川智能。已經成功過會的企業包括利元亨、天奈科技,已經提交審核的企業包括聯贏激光、奧特維。以上游材料和智能裝備企業為主。


    截止8月16日,4家鋰電科創板上市總市值達到742億元,較首日開盤總市值321億元增長了131.15%。


    而從近期相繼披露的半年報數據表現來看,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4家企業上半年的營收及凈利潤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GGII認為,隨著科創板的強勢興起,將會孕育一批具備潛力的鋰電科創企業沖破性成長。而在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成長擴張需求帶動下,日后奔赴或轉戰科創板的鋰電企業或將越來越多。


    以下為高工鋰電整理的4家科創板鋰電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業績表現:


    容百科技營收同比增長45%


    容百科技H1實現營收19.48億元,同比增長45.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長2.92%。


    容百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加工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NCM523、NCM622、NCM811、NCA等系列三元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


    報告顯示,H1公司完成銷量 13091噸,同比增加 92%;正極銷量11164噸,同比增長87%,其中高鎳完成9790噸,同比增加201%,常規系列完成1374噸,同比減少48%;前驅體銷量1417噸,同比上升44%。


    上半年基于退補預期以及過渡期等因素,終端市場新能源汽車“搶裝潮”的出現帶動了上游正極材料需求的正向增長。容百科技作為正極市場佼佼者由此獲益。


    值得留意的是,7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大幅回落,三季度的新能源的市場表現將會對全面市場增勢起關鍵性作用。加之近期鈷價因嘉能可停產全球最大銅鈷礦消息止跌反彈,多重不穩定因素也會影響容百科技的全面業績表現。


    此外還有一個分明趨勢,高鎳產品將會成為公司后期業績增長的有利武器。目前,容百科技高鎳動力NCM811、單晶NCM622等多項產品,得到了寧德時代、力神、比亞迪等優質客戶的認可。


    容百科技表示,2019年5月起,動力NCA產品出貨量已達到百噸級/月,NCA產品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方面具有分明優點,后續將加大市場開拓的力度。


    嘉元科技6μm極薄銅箔立功


    嘉元科技H1實現營收7.62億元,同比增長69.3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257.06%。


    嘉元科技主要從事各類高性能電解銅箔的研發加工銷售,主打產品為超薄鋰電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


    嘉元科技表示,公司6μm極薄銅箔的產銷較去年雙雙上升,銷售占比進一步提升,公司利潤規模也繼續張大。


    據知道,嘉元科技主流產品已從12μm鋰電銅箔逐步拓展到6μm鋰電銅箔,6μm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產品主要滿足于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孚能科技、星恒電源等客戶。


    7月2日,嘉元科技擬募資9.69億元分別用于5000噸/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現有加工線技術改造、企業技術中心升級技術改造、高潔凈度銅線出產中心建設等項目。


    嘉元科技表示,在現階段國內行業競爭日趨猛烈、環保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下,公司在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技術水平,加強產品質量競爭力的同時,還需通過規模化加工降低產品加工成本,形成價格競爭優點。


    杭可科技H1利潤增幅31%


    杭可科技H1實現營收6.3億元,同比增長24.7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31%。


    杭可科技主要從事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電池的后解決系統的設計、研發、加工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鋰離子電池充放電設備、鋰離子電池自動探測設備、鋰離子電池高溫加壓化成設備。


    報告期內,公司客戶主要為韓國三星、韓國 LG、日本索尼(現為日本村田)、寧德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比克動力、天津力神等知名鋰電池加工企業。


    需要留意的是,杭可科技受益于動力電池產能擴充實現產品營收繼續增長,在鋰電池后解決系統行業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也面臨著多重壓力和挑戰。


    一方面,隨著鋰電池的大規模使用和規模化加工,鋰電池存在逐步降低成本售價的壓力,而鋰電池加工廠家,也必然會將降成本的壓力轉嫁一部分給上游設備供應商。


    另一方面,鋰電池大規模使用所帶來的對鋰電池加工設備的大量需求,也刺激了行業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廠家進入后解決系統范疇,導致競爭日趨猛烈。


    杭可科技認為,保持技術迭代、產品創新性、成本優點、產能規模、售后服務等競爭優點,進一步提升鋰離子電池加工線后解決系統整體處理方案能力,企業對于行業的波動抗性才會更高。


    瀚川智能上半年利潤翻番


    瀚川科技H1實現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48.6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8萬元,同比增長123.67%。


    瀚川科技主要從事汽車電子、醫療健康、新能源電池等行業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設計、加工、銷售及服務,助力制造行業客戶實現智能制造。


    上半年業績增長主要系公司傳感器加工線、醫療健康設備等產品銷售收入繼續增加,經營規模張大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瀚川智能的業務板塊中,也有涉及到新能源電池裝備,但在本次公開信息中沒有具體披露。


    依據此前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公司新能源業務首次實現營收3603.42萬元,占總營收的8.27%,毛利率19.96%,已經成為其第二大業務。客戶蘊含億緯鋰能、欣旺達。


    目前,公司新能源裝備板塊研發中的項目包括電池疊片機開發、新能源電池分容化成一體機開發等。


    原標題:【鐳煜科技•聚焦】總市值增131% 4家鋰電科創板企業H1業績剖析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