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能源轉型中的儲能發展問題

    2021-04-27 ryder

    ”今朝規劃目標,到2020年籌建6000萬千瓦抽水蓄能,到2030年1.5億千瓦,到2050年抽水蓄能電站3億千瓦。抽水蓄能電站應當占總的發電裝機容量10%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


    8月7日由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新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為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儲能創新技術,推動風光互補、太陽能+儲能、風光儲技術以及智能微電網、能源互聯網技術在綜合能源服務范疇的使用;搭建風能、太陽能與儲能產業科學技術、創新使用的交流與合作平臺,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技術發展,推動儲能技術進步和創新。


    主旨發言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作“能源轉型中的儲能發展問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


    今天非常高興,楊校長、李寶山理事長都是行業里面非常緊要的人物,我今天非常高興給大家談一談,但是我這個只是跟大家探討一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想法,給大家做個交流。時間關系我簡略過一下,有些重點問題可以底下來交流。


    因為今朝都講能源革命、能源轉型的問題,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我這個PPT是早期的,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出一些看法。


    今朝我們提出創新驅動的戰略,建設創新型的國家,是我們國家大的戰略。這里面有一些經濟學家的論證,我們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的階段,這個階段已經過去。


    2010年的時候低碳能源排放的問題,2010年達到9.5—10%新能源,2020年實現20%新能源,我自己科學研究的經歷是60多年,到今朝為止62年,水電今朝慢慢走向抽水蓄能,儲能也是有各種各樣的方案,今天下午大家會討論,我只是簡單的談談我的想法。


    首先大家了解,奧巴馬上臺提出智能電網,我當時就和美國的能源辦主任交流,開會的時候我跟他不客氣的提出,這些工作我們早就做了,不要來忽悠我們。大家了解,我們國家經濟發展轉換方式,后來提出分布式能源方案。發展智能電網的關鍵問題,我不是專家,不細談了。


    控制設備,界面與決策,如何來實現電網的運行與調度,優化我們的能源分布。


    智能電網的基礎設施,無論電網的結構也好、發電技術,我提出來先進的儲能技術,包括今朝電動車的問題。為了應對三峽電站的爭執,大家了解三峽電站爭執了好幾次,上上下下好幾次,一方面堅持自己的方向,風電、太陽能、光伏、生物質發電、海洋能發電。


    可再生能源發展中最大的問題,是間歇性、波動性問題,對大氣的氣象怎么預測,預測完以后對十個小時左右進行預測,向電網是一個小時之內報告風電的情況,用調度來解決要怎么樣把風電納入到我們電網里,這是一個間歇性的問題。但是我們國家最大的特點,風電、太陽能負荷中心距離太遠,可再生能源聚集的地方電網薄弱,上次我記得在電力系統討論的時候,我說這樣的情況在西北酒泉地區建這么大的風電站遲早會出問題,我這個話剛剛說完,猛然打電話過來,那邊幾百臺風機跳閘了,一個小小的故障差一點引起電網的問題。我們的特點,可再生能源聚集地區的電網薄弱。今朝講遠距離輸電,80萬伏的線路建起來以后,我們大家想一想,從那邊輸到這邊,從酒泉地區輸到長沙地區,就從消耗風電輸電的情況要提高穩定性。


    這個是我們當時在討論風電發展的時候提出了很多目標,今朝看來,到2020年達到1億千瓦的目標基本實現了,這是沒問題,目標已經實現了。今朝問題是,如何把我們的智能電網建設能夠使得我們新能源穩定,剛才解析了,我們風能利用率很低,從裝機容量來講已經占的比重很高了,已經占了整個裝機容量百分之多少,裝機容量核發電量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要怎么樣對應關于風電的問題。


    今朝我們對海上風電比較關注,大家了解海上風電有好幾個,潮間帶和潮下帶風電場,是潮位以下5米海域。還有近海風電場、深海風電場等。


    風力發電面臨的問題,我后來做風電的問題,因為水電三峽機組要放一放,放到多少年以后,各種各樣的風力發電機,多種機型協同發展的問題,各有特點,尤其是從德國、荷蘭引進的機型,同時要怎么樣和海上風電結合起來。還有海流發電,水的速度在0.1—0.5的速度情況下就可以發電。還有長江支流發電問題,當時我講一定要和海上發電結合起來,關鍵是儲能技術如何配套。


    說道風力發電的問題,主要是感應機最間,最早的感應機調制性感應機,當年我們做小容量的,為知道決海島發電問題,海島至今靠柴油機,柴油供不上來以后沒電,今朝可不可以發展大容量也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后來雙饋電機,海上風電到底有哪些樣的機型我們也談論了,直驅、半直驅,不管哪一種都要合理的儲能技術,這是風力電機特性與電網的關系要研究透。


    我希望能夠對海上風力發電機進行探討,各種各樣的機型要怎么樣聯合運行,儲能系統配置,配合大電網調度,我們超級計算及處理調度的問題。


    今朝電動車也發展的個,既要檢討自己,因為我90年去美國開會,他們宣傳美國的電動車要在95年之前要把美國的一半改為電動車,今朝看沒有實現,我們上了這個當,我回來以后給中央領導寫了“大力發展電動車”,因為那個年代電池的發展非常理想,以為這個東西很快就可以使用,實際上電池的能量、效率、安全性的問題,今朝最大的就是安全性問題,2008年以來,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已經被世界上認為是新能源汽車首選的動力來源。燃料電池要怎么樣發展,要提醒大家,10年之前當時美國的公司向我們宣傳燃料電池,那時候我們要召開2008年奧運會,利用奧運會推進燃料電池發展,后來我跟他講,我說我們有化學研究室,燃料電池使用在電動車有很多問題,今朝的電池成本我們用不起,我說我的學生在德國寶馬,他跟我講德國人是億萬富豪才用得起,我說我們用不起,燃料電池我們要改變,用什么東西來替代,這樣才可以發展。另外,燃料電池還有制氫的問題,氫的儲存,為了這個事我也給中央領導寫過報告,氫的儲存、運輸各方面都還要進一步發展,氫能的利用肯定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要怎么樣利用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當前磷酸鐵鋰使用比較多,但是也有問題。今朝關鍵是安全問題,我在家里頭實驗過,把電池拆開做實驗,差點著火把我家燒了。我有學生在美國特斯拉做電動車,很多芯片控制,萬一中間某一個地方失控,只要有一個地方失控,他用幾千個電池,電池在美國市場最好的,幾千個電池串并聯起來,但是管理系統萬一出一點問題,特斯拉去年燒掉了二三十輛,所以這個東西不要盲目的跟蹤,但是我們要處理我們關鍵的問題,我今朝正在處理電池的安全問題,我今朝做的工作已經從電機、電池走到了電化學和要怎么樣處理電池設備的冷卻問題,上它能夠在恒溫情況下,包括三峽發電機,做到了基本上是在60度左右運行,一定要有防火、滅火、絕緣,今朝我的幾個學生正在做,要怎么樣處理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問題,這里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鋰離子電池的問題,強充強放壽命短,半充半放容量小,鋰的活性問題,我在家里實驗電動自行車,操作的時候開關失誤,本來要斷開,結果沒有想到放在一起中間沒有加電感,著火了,差點把我家里燒了。所以超級電容今朝要怎么樣和電池之間配合起來,又要有很多安全的問題。


    能源研究所,說今朝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新能源,因為用的是我們的火電,要怎么樣成為低碳能源,我一直給發改委的領導提出,我說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通俗講應當叫電動車,這個問題我們要尋找一個新的技術路線才能加工出低碳汽車,我今朝正在支持一個企業家用甲醇,甲醇原來一個老的機械故障,甲醇有哪些缺點,低溫啟動問題、動力問題,今朝我們正在做利用甲醇、利用汽車的尾氣萌生少量的氫氣,叫純氫汽車,今朝實驗進入試運行,在東北做的很好,要怎么樣產業化。


    電動車寶馬公司的,城里是電動的,郊區是混合型的。串聯混合型,電動車用少量的電池,然后用甲醇制氫,推動發電。


    還有今朝我們充電站的問題,我本來提議可不可以利用風電來給電池充電。


    儲能技術,容量最大的是抽水蓄能,今朝包括壓縮空氣,因為他的優點當然都有,我今朝推動的是做抽水蓄能。


    大家了解,儲能的毛病大家都了解,什么電池好,鉛酸蓄電池、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超導、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今朝因為有了碳纖維以后,磁浮做得很好,今朝在北京的地鐵使用了飛輪儲能。最大的儲能還是抽水蓄能,大家了解我們北京也有儲能電站。他的問題在什么地方?抽水蓄能主要的特征,它的變化比較低,一天要變化多少次,一會兒是電動汽,一會兒是發電機,來回變化很多,發電機的線圈很容易損害,損害的原由,我們做了一定的技術處理這個問題,把溫度始終保持在6度左右,而且是無功德循環的體系,我今朝正在推動難忘的85V抽水蓄能的發展,這個是我看了是最大的一個亮點。


    今朝規劃目標,2020年籌建6000萬千瓦,到2030年1.5億千瓦,到2050年抽水蓄能電站3億千瓦。抽水蓄能電站應當占總的發電裝機容量10%左右。


    抽水蓄能電站占總裝機容量比例,2020年統計,奧地利20.14,日本10.7,瑞士1.02,西班牙2.92,意大利9.52,德國5.14,法國7.35,美國2.44,中國1.6。為了這個事情德國希望找我去,希望和我們合作蒸發冷卻技術,我給他們講了半天都不懂得,雖然請了工作人員講,但是他們不理解,讓我們考察阿爾卑斯山抽水蓄能電站和電網的情況,當時我們討論,討論完以后幾位專家到阿爾卑斯山去調查這些情況,這是9年之前的事,當時沒有推動,今朝開始大家理解了。


    這是那個水庫,我帶了我們的學生,帶了我們今朝德里所長去看,就這么一個水庫。3100米的高度,十幾個電站,就這么一個小的水庫,利用它的高差,德國人在那邊做的試驗。風電、太陽能,后面是抽水蓄能,晚上我們儲能,白天發電,風電、太陽能百分之百的利用,當然這里有一個條件,要有山有水。


    電力系統的儲能問題有一個想法,不同的儲能裝置應當有合理的配置,當地如果有風、有太陽能怎么來配置,這是研究的課題。充電站應要如何樣分布,包括電動車,電動車未來會遇到很大的困境,一旦我們國家的補貼取消以后,電動車恐怕有很多會跨掉,要怎么樣處理我們清潔能源的問題,因為我做了很長時間的風電,風電企業日子一直不好過,什么原由?開始不好,后來發現問題。希望我們在智能電網中間把各種各樣的,我們今朝也在走分布式能源系統,分布式能源系統如何來利用當地的新能,結合合理的儲能系統,我今朝也在提出新型城鎮化的能源系統,未來大城市北上廣發展的問題,大家可能了解四環是一條界限,四環之內叫中央,四環之外是北京市,交通、環境污染問題。有領導找我,他希望我們建立一個50萬千瓦的,方案討論好,什么準備都做了以后,軍事重地,不能干了。最近他們又來找我,小電站的改造,都是好事。我自己感到,無論有哪些政治情況的變化,儲能技術發展的問題,風光新能源要怎么樣利用?智能微網的發展,聯盟共創共盈。負荷變化以后,發電機錠子和線圈脫離的問題,電化大的發電機,我們家做了40萬的發電機,做的非常好,周邊其他幾個都是空的,我們一個發電機月25年了,今朝利用它來調頻,我今朝正在推動發電機抽水蓄能,我希望建成一個共創共盈的聯盟。為什么原由?給大家講個笑話,跟寶山領導匯報一下。我做的幾個發電機,受壽命長了,長了以后制造廠搞空冷的一些同志跟我說,顧老師,你這個不要發展的太多了,電站的效率應當反饋到制造廠,否則制造廠還會用老的技術,希望3年換一個險圈,5年、15天以后,60年走的更快。


    組委會讓我講共創共盈的問題,也不太好講,涉及到體制問題、機制問題,我給中電投的領導,作為投資公司把我們電站的效率和我們制造廠的利益捆綁起來,這樣我們搞科研工作才有希望。同時我說,包括三峽電站做完以后我們已經運行了,到2018年,那個幾乎是退出了這個舞臺,兩臺機組每天凈增多少億,這個事情是一個大問題。包括能源發展,我們今朝推進智能微網的發展,其中有儲能技術,什么環境下用什么樣的技術,如果這里用抽水蓄能或者電池,如果當地電動車好我可以用利用的系統,為知道決這些問題,我們今朝正在處理云計算的問題,風冷以后整個系統效率可以節約30%的能量,超級計算機。我們這個事情做完了以后,我們沒有得到利益,我們個虧在哪兒,包括給三峽電站,虧損了,沒有錢,領導也不給,三峽電站也不理解,等到我們做完了運行了幾年以后,院長發了善心給了我們獎勵。所以我這個隊伍很難維持下來,所以沒有方法,今朝說電池的問題,什么原由,我一直想智能電網、新能源、電動車、儲能融合在一起,把我們的體系建立一定的關系,惟有這樣才可以把我們超級計算及和云計算推廣。


    這里頭最大的問題,政策的導向,今天有領導在,希望建立風光儲產業鏈,否則我們搞科研的人非常艱難,我們拿不到經費,我干什么,我一會兒干水電、一會兒干風電、一會兒干計算機,今朝干什么?設備,沒方法,為了維持這個隊伍生存下去,所以希望產學研用包括金融實質性的結合。


    第二個,人才、成果評價及獎勵機制,有很大問題,我常常說很難聽的話,SCI+EI=傻瓜,我為什么講這個話呢?我今朝做的研究工作,就是從中,哪一個地方破了哪一個地方補一補,邊緣的擦邊球的技術,我的隊伍跑了好幾次,我的隊伍跑了三次,我給胡錦濤總書記講,胡錦濤總書記為了推動資本創新,那時候增強,他們就是當年工作的時候團隊在一起。最近又碰到了問題,三峽今朝做完以后又要上,沒有經費,包括今朝強調的問題,實際上我說真正有用的好的技術不能放掉,核心的關鍵技術不能放掉,特別像我們今朝做的冷卻技術,我們講冷卻介質有哪些、什么條件怎么用,不能寫論文,寫了論文我們幾十年,差不多六十年研究的結果就出去了,對人才、成果評價級獎勵機制。


    今天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