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當地時間10月22日,全球第二大化工企業巴斯夫集團公布,將在芬蘭哈爾亞瓦爾塔(Harjavalta)建設首個歐洲電池材料加工基地,服務于歐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該基地將建在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NorilskNickel)的鎳、鈷精煉廠附近。這是巴斯夫首次涉足新能源汽車材料市場。
巴斯夫成立于1865年,總部位于德國路德維希港,其產品分屬五大業務范疇,化學品、特性產品、功能性材料與處理方案、農業處理方案、石油與天然氣。2017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約645億歐元。
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SE),縮寫BASF是由往日的全名「BadischeAnilin-und-Soda-Fabrik」(巴登苯胺蘇打廠)而來,是一家德國的化工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廠之一。
巴斯夫集團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公司總部位于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廠面積最大的化學產品基地。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巴斯夫排名第82。
該項目是去年巴斯夫公布的4億歐元電池材料分步投資計劃的一部分,新基地將以2018年在哈爾亞瓦爾塔啟動的初期電池材料加工線為基礎,計劃于2020年后期投產。基地建成后,如以純電動車計,每年可為近30萬輛汽車提供電池材料。巴斯夫方面表示,計劃在哈爾亞瓦爾塔的新基地采用當地的可再生能源,如水電、風電以及生物發電進行加工。
巴斯夫還與諾鎳簽署了一份以市場為基礎的長期供應協議,由諾鎳金屬精煉廠提供鎳、鈷原料。鎳和鈷目前廣泛使用于三元材料電池的正極材料中,其中鈷屬于稀有金屬。
巴斯夫催化劑全球業務部總裁KennethLane表示:“結合與諾鎳的合作與在哈爾亞瓦爾塔進行的投資,巴斯夫將創建一個連接原材料供應以及技術和加工的平臺,以支持快速發展的電動車市場。”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