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知識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國產特斯拉正式開售、財報宣布盈利!馬斯克的野心不止于賣車

    2021-04-26 ryder

    最近兩天,特斯拉“喜事連連”,先是交付量創下歷史新高,實現今年首次盈利,凈利潤達到1.43億美元。然后是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投產,近日又開放國產特斯Model3的預訂。


    特斯拉國產化賺錢之路才剛剛開始


    “我們相信中國會成為Model3最大的市場。”對于進軍中國市場,馬斯克期望已久。


    “(工廠)已經進入最后的準備階段了”,特斯拉副總裁陶琳,昨日出席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時表示,目前還需要產品認證和國家批準手續,獲得批準后,特斯拉就可以開始對外銷售了。


    近日公布的特斯拉Model3(中國制造)車型,詳盡信息如下:


    起售價為人民幣35.58萬元;


    續航里程為460公里(NEDC預估);


    百公里加速時間5.6秒;


    標配基礎版輔助駕駛功能;


    預計第一批交付時間為明年第一季度。


    雖然,35.58萬元的起售價,擺在中國市場價格依舊偏高,但產量、銷量上去以后,在保證利潤率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從而降低售價,早已是特斯拉的“慣用手法”。


    價格之外,特斯拉對于成本的控制,也體今朝財報里。


    “繼續的銷量增長和成本控制是實現可繼續的、行業領先盈利能力的緊要組合。”特斯拉官方表示。


    依據昨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全系電動車產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為9.61萬臺和9.7萬臺。


    其中Model3仍舊占據絕對多數,全球市場交付量為7.96萬輛,環比增長10%;ModelS/X兩個高端車型交付量為1.74萬輛,環比減少1%。


    但是營收為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8億美元相比下降了8%。反而,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增加了3.83億美元。其中,自由現金流為3.71億美元。


    這也使得特斯拉獲得意料之外的盈利,特斯拉2019年第三季度調整后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為1.43億美元。


    特斯拉第三季度財報(來源:特斯拉)


    從經營成本來看,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經營費用為9.3億美元,相比上一季度的10.88億美元略有收縮,相比去年同期的11.08億美元也有所下降。


    “我們目前仍關注于降低成本,我們非常注重將其注入我們的公司文化當中。”特斯拉CFO科克霍恩,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


    事實上,從埃隆·馬斯克來中國住假日酒店、路邊吃煎餅等行為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實現了融入到骨子里的“摳門”。


    此前,為了控制成本,馬斯克曾宣布裁掉部分銷售團體、通過線上銷售,封閉門店以節省6%的成本。而在交付環節中,特斯拉以“送貨上門”的方式提高交付效率。


    上海工廠投產以后,特斯拉的運營成本還將繼續降低。


    依據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透露的信息,一旦Model3國產,加工成本將會降低至少50%。而在第三季度的財報中,特斯拉提到,上海超級工廠的建筑成本卻比美國的Model3加工線降低了約65%。


    10月14日,上海環境熱線公布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項目(一期)環境影響評價公示。公告顯示,項目建成后的目標是年產25萬輛純電動車,包括Model3、ModelY兩款車型。


    這兩款國產車型,也將持續特斯拉的“賺錢路線”。


    “關于利潤率,我們認為ModelY的利潤率會略高于Model3的利潤率。”特斯拉CFO科克霍恩在財報會議中表示。


    “我們傾注了很多精力來控制ModelY的成本,我們將成本基本控制在與Model3持平的水平。”


    在財報電話會中,特斯拉CFO科克霍恩表示,特斯拉希望中國制造的汽車與美國特斯拉工廠制造的汽車,保持同樣的利潤率。


    特斯拉要徹底國產化


    特斯拉Model3,早已占據了“銷量榜”的首位。


    據insideevs報道,特斯拉第三季度在美國交付Model3共計79600輛,同比上升42%。這一車型今年第三季度在美國的銷量比BBA、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的中型豪華轎車要高出70%-130%。


    在中國市場,據威爾森數據統計,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也達到了25207輛,其中Model3交付19268輛。


    依據交強險上牌量數據,中國的新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威馬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分別為7656輛、8494輛、8548輛,被特斯拉遠遠甩在身后。就連老牌廠商比亞迪上半年22.8萬輛的成就,也未超過特斯拉。


    而這,還是在特斯拉尚未國產化的前提下。


    在今日,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表示,“把車造出來是第一步。”此外,她還提到:供應鏈本土化;智能化產品本土化;服務本土化。


    在供應鏈方面,就拿最緊要的電池來說。


    此前,特斯拉已與韓國LG化學達成協議,特斯拉上海工廠將從LG化學采購動力電池


    而LG南京工程,在1月,LG化學追加投資73億元人民幣擴建在中國南京的電池加工線,以應對圓柱形電池全球需求量的激增。但這對于特斯拉來說,依舊不能滿足。


    此前,特斯拉有意向在LG化學之外,另外尋找電池供應商,這將為國內的動力電池廠商帶來機會,但前提是技術和產品實力達到特斯拉的標準。


    此外,馬斯克也把自產電池納入國產計劃。在財報會議中,馬斯克就確認了,上海超級工廠中第二個建筑物是為了用于電池和模塊的加工。


    在智能化產品、服務方面。


    目前市面上的特斯拉,是為美國消費者設計的,許多地方并沒有考慮到中國人的需求。


    就好比中國對于車輛空間、桌椅舒適性等要求,甚至此前一直呼聲高漲的QQ音樂,也是在最近才在特斯拉車機中得到更新。


    “就像手機一樣,未來它會非常個性化,每個人的手機上面呈現的APP是不一樣的,這個手機對于你來講承載的功能也是不一樣的。”


    在提到智能化產品時,特斯拉副總裁陶琳提到,要依據中國消費者需求、文化特性去打造屬于中國的特斯拉產品。


    “這一切都要求我們要以一個本土化的視角來知道,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無論是硬件、軟件還是售后服務,所有的團隊都要非常本土化的思維模式。”


    “中國的工匠精神,加上硅谷基因的完美結合。”陶琳還強調,這是“特斯拉中國”的定位。


    特斯拉還藏著王牌


    幾乎每一個硅谷初創企業,都有一個宏偉的愿景,特斯拉也不例外——“加速世界向可繼續能源轉變”,這是埃隆·馬斯克一直所期待,并且堅持的理念。


    所以,在財報電話會議中,馬斯克被問及“將來三年考慮的時候,你為特斯拉的哪些被投資者忽略的方面而感到興奮不已?”


    “特斯拉能源業務”,馬斯克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從長遠來看,特斯拉能源的體量,將與特斯拉汽車業務相持平。”


    早在2006年,馬斯克就公開宣布特斯拉的《秘密宏圖》:


    第一步,加工跑車;


    第二步,用掙到的錢加工價格實惠的車;


    第三步,再用掙到的錢加工價格更實惠的車;


    第四步,在做到上述各項的同時,還提供零排放發電選項。


    如今,特斯拉已經從第三步,邁向第四步。


    馬斯克曾計劃:使用太陽能電池板加工能源,利用電池儲能,將電池用于不同使用中,如為電動車供電、管理電網和為大樓供電。


    同時,特斯拉在美國推出了太陽能屋頂SolarRoof、家用儲能設備Powerwall,以及公用事業規模的儲能產品Megapack。但目前,這一套能源業務并未進入中國。


    并且,中國的主要發電形式,仍是火力發電。


    依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總發電量為67914.2億千瓦時,其中火力發電量為49794.7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73.32%。


    以煤炭為主的火力發電、煤炭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讓貼著“環保”的新能源汽車倍受外界質疑。


    當然,我國也正在嘗試利用可繼續能源給充電網絡供電。


    此前,國家電網宣布北京地區電動車將首次用上來自西北地區的約7000萬千瓦時綠電。到今年底,北京地區的電動車將100%使用綠色電力。預計減少標準煤燃燒2.0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72萬噸。


    綠色電力,通常指利用風機、太陽能光伏等特定的發電設備,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轉化成電能。


    在我國,由于大量的綠色新能源電力聚集在用電需求較低的西北地區,離東部電力負荷中心距離較遠,長期以來存在消納難題。


    而除了風電,光伏也是我國快速增長的能源形式。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稱,2019年至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將增長50%。將來五年,中國的分布式光伏裝機將發展成為全球第一。


    如果能夠順利進入中國市場,馬斯克的發電、儲能業務或許比他賣車更賺錢。


    在第三季度,特斯拉儲能部署創下了477MWh的歷史新高。此外,新推出的特斯拉Megapack3MWh電池包,該電池包在超級工廠作為一個單元預先組裝。這種包裝可加快部署速度并降低總體安裝成本。首批交付計劃于2019年第四時度開始。


    “未來,汽車用能源將不會再來自于非清潔能源,比如煤礦,而會變成太陽能。當然,未來太陽能公司不會惟有特斯拉一家。能源的可繼續加工和使用是我們今朝正在做的事情。”


    “可繼續能源的產量會相當大”,馬斯克強調,特斯拉能源業務的規模將最終與電動車業務相當,甚至在規模上超過后者。


    寫在最后


    “在中國兩億多輛汽車的保有量中,電動車的保有量1%點多,意味著社會上99%人沒有碰過電動車。”昨日,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表示。


    特斯拉的國產,雖然會吞食一定中國車企的市場份額,但對于整個新能源市場來說,它的推動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惟有池子大了,魚才能多起來。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