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無線充電技術在消費類市場表現出巨大的潛力。在不使用連線的情況下給電子設備充電不但可為便攜式設備用戶提供一種便利的處理方案,而且還讓廣大設計人員能夠尋找到更具創新性的問題處理辦法。許多電池供電型便攜式設備均能受益于這種技術,從手機到電動車不一而足。
電感耦合辦法可以實現高效和通用的無線充電。為了便于使用并且讓設計人員和消費者都受益,無線充電聯盟(WpC)制定出了一種標準。在供電設備(電力發射器,充電站)和用電設備(電力接收器,便攜式設備)之間創建了互操作性。WpC成立于2008年,由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各行業公司組成,其中包括電子設備制造廠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OEM)。WpC標準定義了電感耦合(線圈結構)的類型,以及低功耗無線設備所用的通信協議。在這種標準下工作的任何設備都可以與任何其他WpC兼容設備配對。這種辦法的一個緊要的好處是其利用這些線圈來實現電力發送器和電力接收器之間的通信。典型的使用圖,請參見圖1。
1無線充電WpC標準
WpC標準下,無線傳輸的“低功耗”就是說功耗僅為0~5W。達到這一標準范圍的系統在兩個平面線圈之間使用電感耦合來將電力從電力發送器傳輸給電力接收器。兩個線圈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mm。輸出電壓調節由一個全局數字控制環路負責,這時電力接收器會與電力發送器通信,并要求或多或少的功耗。該通信是一種通過反向散射調制從電力接收器到電力發送器的單向通信。在反向散射調制中,電力接收器線圈受到負載,從而改變電力發送器的電流消耗。我們對這些電流變化進行監控,并解調成兩個設備協同工作所需的信息。
WpC標準定義了系統的三個主要方面——提供電力的電力發送器、使用電力的電力接收器以及這兩種設備之間的通信協議。下面,我們將具體解析這三個方面。
2電力發送器
電力傳輸方向始終是從電力發送器到電力接收器。電力發送器的關鍵電路是用于向電力接收器傳輸電力的一次線圈、驅動一次線圈的控制單元以及解調一次線圈電壓或者電流的通信電路。我們對電力發送器設計的靈活性進行了限制,旨在向電力接收器提供一致的電力和電壓電平。
電力接收器將自己作為電力發送器的一個兼容設備,同時也提供配置信息。一旦發射器開始電力傳輸,電力接收器就向電力發送器發送一些誤差數據包,從而要求或多或少的電力。一旦接收到一個“終止電力”消息,或者如果1.25秒以上都沒有接收到數據包,則電力發送器停止供電。沒有電力傳輸時,電力發送器則進入低功耗待機模式。
WpC規范準許使用固定和移動配置。單個固定線圈(稱作類型A1)為TI支持的處理方案。
電力發送器(其通常為一個平面用戶將電力接收器放置在上面)連接至電源。符合WpC標準的設備線圈起到了一個50%占空比諧振半橋的作用,其輸入為19-VDC(±1V)。如果電力接收器需要或多或少的功率,則線圈頻率會發生變化,但會保持在110到205kHz之間,詳盡取決于功率需求。3電力接收器
電力接收器通常為一種便攜式設備。電力接收器的關鍵電路是用于從電力發送器接收電力的次級線圈、用于將AC轉換為DC的整流電路、用于將未穩壓DC轉換為經過穩壓的DC的電源調節電路以及用于將信號調制到次級線圈的通信電路。電力接收器負責其身份認證和電源要求的所有通信,因為電力發送器只是一個“收聽者”。
盡管為了讓其符合WpC標準我們對電力發送器的設計進行了限制,但設計電力接收器時卻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我們可以調節電力接收器的線圈尺寸,以滿足設備的體積要求。利用5-V、500-mA輸出的70%典型效率,我們對電力接收器的線圈電壓進行全波整流。由于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是單向的,因此WpC選擇電力接收器作為“述說者”。電感電能傳輸通過耦合一次到次級線圈的磁場工作。非耦合磁力線圍繞一次線圈旋轉,且只要磁力線不耦合寄生負載其便不會出現損耗(例如:金屬的渦流損耗等)。
4通信協議
通信協議包括模擬和數字聲脈沖(pinging);身份識別和配置以及電力傳輸。電力接收器放置在電力發送器上面時出現的典型啟動順序如下:
a來自電力發送器的模擬ping測試到對象的存在。
b來自電力發送器的數字ping為模擬ping的加長版,并讓電力接收器有時間回復一個信號強度包。如果該信息強度包有效,則電力發送器會讓線圈保持通電并進行下一步驟。
c身份識別和配置階段期間,電力接收器會發送一些數據包,對其進行身份識別,并向電力發送器提供配置和設置信息。
d在電力傳輸階段,電力接收器向電力發送器發送控制誤差包,以增加或者減少電力。正常運行期間,每隔約250ms便發送這些包,而在大信號變化期間會每隔32ms發送一次。另外,在正常運行期間,電力發送器會每隔5秒鐘便發送一次電力包。
e為了終止電力傳輸,電力接收器會發送一條“終止充電”消息,或者1.25秒時長內都不進行通信。兩種事件中的任何一個都會讓電力發送器進入低功耗狀態。
5TI的WpC兼容處理方案
TI是WpC的創始會員之一,并在制定穩健的無線充電規范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TI利用三種新開發的IC同時為電力接收器和電力發送器提供可靠的處理方案。電力接收器使用MSp430bq1010和bq25046器件。電力發送器基于bq500110,其支持A1型(單線圈)結構。接收器和發射器IC均能夠與其他WpC兼容處理方案通用。
電力接收器中的MSp430bq1010解決所有邏輯功能和通信。板上模數轉換器監控進入bq25046的電壓電平以及從bq25046流出的電流電平。bq25046向MSp430bq1010提供負載電流信息,之后其使用這一信息來控制電力發送器的工作點。bq25046擁有一個為MSp430bq1010和邏輯電路供電的低電流3.3-V低壓降調節器(LDO),而一個更大的5.0-VLDO能夠向主輸出提供高達1A的電流。
電力發送器處理方案通過bq500110實現。這種器件對來自電力接收器的串行數據進行解調和解碼。控制電路首先確認電力接收器實際為一種WpC兼容設備,然后對電力發送器進行相應的配置。
TI的BQTESLA100LpEVM套件將單獨的發送器和接收器設計組合到一個包括了機械封裝的一個套件中。該套件既可用于IC評估也可以用作設計實例。WpC已確認這些電力發送器和接收器處理方案符合1.0版規范。無需使用軟件來操作EVM,其僅需要一個19-V輸入。在高達1A電流條件下,EVM套件的輸出為5V。發送器EVM包括多個LED選項,用于直觀指示電力發送器狀態。另外,兩個蜂鳴器選項提供電力傳輸開始的聲音提示。
6結論
WpC標準是一整套讓制造廠商相信其組件可以與其他為電感電力傳輸而設計的各種WpC認證組件協調工作的指揮原則,從而開發大量的處理方案。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