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這一批次的電源盲測結束了,經過比照Z監制電源和80Plus的標準,最終10顆電源里不符合80Plus標準的有4顆占總探測樣本的40%,其中不合格的4顆電源全部為本土(國產,請準許我為了方便這么叫)品牌。參測的3款臺系電源全部通過探測。恩,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通過這次橫評,我個人有幾點體會,在這里與關注這次橫評的讀者分享:
一、電商的銷售平臺缺乏監管
這次電源,我們全部采用市售。10顆電源全部由本次專門的采購人員從京東商城下單采購,而且全部為自營。目前京東有PC電源約莫60個品牌900余款產品(不完全統計),我們采樣只相當于總量的1.1%左右,這1.1%里面不合格就達到了40%。比例之高,未免對消費者日常選購產品有些擔憂。這也加重了我們的責任。
京東作為一家銷售平臺,缺乏專業的測試環節以及相關的媒體測試合作,所以存在盲區。因此出現了測試的這種結果。
二、不符合80Plus標準是不是意味著電源不能用?
我們這次探測很簡單,按照80Plus標準所規定的金牌轉換效率要求,嚴格去比對探測。我們認為產品既然打上了80Plus的標識就應當完全符合80Plus標準的要求,凡是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就認為是不合格產品。
在探測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例如3號產品,電壓偏離其實表現的尚可,甚至在某些條件下跟我們做為基準對比的Z監制首款電源ZP500P-SG很接近,這說明產品在一些關鍵的技術部分是有實力的,基本的制造能力有。為什么轉換效率不能達到要求呢,這跟電源的方案還有就是是不是舍得用更好的產品材料有關系。
這樣的產品使用,我個人認為不會馬上燒毀你的其他硬件產品,但是長期試用可能就是穩定性會差一些。回到轉換效率不達標上,其實還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通過不合格的張貼80Plus標識誤導消費者。關于對80Plus的觀點,我們持續往下探討。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