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終將所有痕跡掩埋。
7月25日,特斯拉發布今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第二季度銷量創歷史記錄,但仍舊沒能盈利,一般股股東凈虧損達4.08億美元。隨后7月26日股價接連大跌13.61%,創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超6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431億元)。
股市作為一種金融手段,象征著跨期支付的信心程度。特斯拉股價暴跌,意味著市場投資者用鈔票宣示,對其將來極度悲觀,同時也暗示特斯拉要盡快盈利。
就筆者所感,特斯拉的發展模式,本質上是一次生死時速的追趕。惟有不斷張大市場份額和繼續融資,有可觀盈利,才能舒緩市場緊張的神經。
特斯拉16年的成長史,到目前也惟有四個季度有盈利。
主要還是中高端產品Model3的成功大賣,才得以供血給特斯拉,讓其走上盈利之路。由此可見,特斯拉從一家小而美的電動車公司一躍成為比肩大眾、豐田、奔馳一樣的世界級汽車品牌,這一路走來可謂跌蕩起伏。
遺憾特斯拉2019年一、二季度連續陷入虧損泥淖,今朝又遭逢股價暴跌,投資預期下滑。
這讓現階段主要靠融資存活的特斯拉的命運更加撲朔迷離,甚至還給整個電動車業蒙上一絲陰影。
設想一下最壞結果,身為領頭羊的特斯拉不變更業務(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在產能和盈利逐漸改善的情況下,仍舊虧損倒掉。這只能說明整個電動車業技術還不成熟,一切不過是補貼造成的虛假繁榮,并不具備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01市場戰略
特斯拉的倒金字塔銷售策略,是先將產品推向頂級消費者,贏得口碑和傳播效果。接著張大市場份額,轉向中高端客戶,然后再大批量加工,降價刺激需求,穿透大眾消費圈層,贏得更多利益。
縱觀燃油車的商業化,跟特斯拉市場戰略類似。最初也是作為奢侈品售賣給有錢人體驗新潮。接著福特發明流水線,將T型車規模化加工,讓價格下跌,到最后幾乎每家每戶,都能消費起。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特斯拉在中國的消費群體,大部分不在乎為情懷支付溢價,也不怕繳智商稅。他們敢于為試錯埋單,接受不成熟的體驗,愿意為新車發布歡呼,只為體驗最新科技。
反觀國內其他電動車消費者,很多是因限牌而購買廉價電動車,對高溢價和高毛利率敏感,屬于價格型買家。
02產能限制
特斯拉自建工廠,一度期待全自動化加工搞定一切。然而連CEO馬斯克本人也坦承,過分追求全面自動化,忽略人的力量,導致加工效率降低,產能很大程度上受此拖累。
據知道,最火爆的Model3到今朝還有大量訂單沒能加工。其預定金已足夠將特斯拉的凈現金流轉為正值。經粗略估算,特斯拉只要把年度交付做到50萬輛就能實現盈利。
毫不客氣地說,運營特斯拉的關鍵就在于產能與訂單的動態平衡。產能過高,后期一旦訂單乏力,融資收益受損。可惟有訂單,若產能不足,又影響市場信譽,勢必會走向破產。
某種程度上,特斯拉一方面要向市場證明有穩定的加工能力,同時還要證明自身有足夠的訂單量。
以特斯拉的上海工廠投資為例,主要是為實現年產50萬輛計劃而建。當然也包括寄希望于中國完整產業鏈能大幅降低加工成本,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帶來更多盈利。
03宏觀政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僅為61.7萬輛,雖然同比增長49.6%,但遠低于去年同期111.6%的同比增長。
從整體市場份額來看,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售份額依舊增長,但新能源商用車份額出現了大幅縮水,主要原由就是政策補貼退坡,極大影響新能源車的銷量。
此外,市場上還流出一份征求意見稿,要求已實行限購的地方2019年和2020年車牌增量指標數量在2018年的基礎上分別增加50%和100%。
這項政策本質上有利于燃油車企業。過去受政策限制,車牌難求,很多人無奈之下選擇購買電動車。
今朝我國汽車產業形勢非常差,不少豪華品牌都選擇打折。如果電動車連牌照優點也喪失掉,那車主購買的意愿必將持續下滑。
中國政策和市場形勢的轉變,對于力圖擺脫虧損,走上盈利正軌的特斯拉來說,注定是一場雪上加霜的打擊。
總而言之,特斯拉洋溢不確定性,將來需要在市場戰略、產能限制、宏觀政策的考驗中,把握好平衡。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