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除了硅谷那樣的IT業發展熱土,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和美國準入限制的汽車業政策,也是中國所沒有的優點。
特斯拉汽車的發展,不僅在全球資本市場炙手可熱,也正在受到傳統汽車巨頭的強烈關注。為什么是這個沒有根基的硅谷新神引領了汽車業的革命?
首先設想的是,特斯拉不一定會成為汽車業的蘋果。因為汽車和電子產品存在不一樣的市場形態,不完全具有可比性。這其中包括特斯拉是從小眾化的豪華車市場起步,才更容易生存下來。而蘋果的發展則立足于將出色的電子產品帶進大眾化市場。但從目前特斯拉的發展勢頭來看,這家硅谷新神應當不會曇花一現。包括它從一開始就著眼要實現盈利。而電動車實在存在著市場的需求。依托于高端豪華車市場,也使特斯拉獲得了生存的本錢。
通用汽車公司已經組建了一個特別研究小組,來研究特斯拉對汽車行業帶來的革新性影響,并以此反思自身在電動車發展上的誤區。通用汽車公司CEO艾克森認為:一不小心特斯拉將成為行業破壞大王。通用汽車副董事長斯蒂夫·葛斯基也表示:我不了解ModelS是不是會對我們形成沖擊,我所了解的一切就是,如果我們對此忽略不理,并聲稱其只是大量筆記本電腦電池堆積的產品而已,那我們就要感到這是一種羞辱了。
顯然,作為汽車業門外漢的特斯拉,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思維完全不同。特斯拉不是對汽車動力系統修修補補,而是用IT的理念在開發全新的電動車產品。而IT業正在主導汽車業的發展方向,這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際。因此可以看究竟特律破產了,而硅谷卻催生了特斯拉。此外還有谷歌開發了自動駕駛汽車,而福特汽車著力于染上科技公司的色彩。將來,IT業將越來越多的影響到汽車業的發展態勢。
在全球汽車業內,一個可以和特斯拉相比較的企業是中國的比亞迪,它們的創始者都是從IT行業進入到汽車行業,但比亞迪選擇在出租車和公交車等公眾范疇推廣電動車。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認為,特斯拉在推廣純電動車和培育消費者習慣方面起到了極好的作用。純電動車技術不是問題,市場才是問題。要擴張新產能,投資4-5年時間就夠了。如果家庭消費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可以造出特斯拉。
當然,目前電動車技術仍在各種瓶頸,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包括電池續航能力的提升等仍未達到理想狀態。但電動車產業的起步實在更緊要是市場問題。包括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商標權持有者,也宣稱要發展電動車。相比特斯拉所在的美國,中國還缺乏哪些可望催生汽車業蘋果的土壤?
除了硅谷那樣的IT業發展熱土,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和美國準入限制的汽車業政策,也是中國所沒有的優點。中國有生機的企業要進入汽車市場,往往要耗盡精力,也缺乏融資支持。有關信息還顯示,特斯拉在發展初期曾獲得4.65億美元政府貸款。這種政策支持讓特斯拉度過了創立時的生存風險。而中國的政策補貼往往是撒胡椒,不能真正用在對有創新力公司的支持上。實際上,國有汽車公司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源,而很具創新力的民營企業容易被邊緣化。
此外即使制造出電動車,也會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嚴重干擾,難以張大市場規模。這都是中國汽車業要反思的問題。(陳志杰)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