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電池知識
鋰離子、磷酸鐵鋰、錳酸鋰、新能源
日前,受到超預期財報支撐,特斯拉汽車股價大幅上漲沖破150美元。次日,引起A股鋰離子電池概念股普漲。上周五,依據東方財富網統計數據顯示,鋰離子電池板塊整體上漲2.38%。不過盡管板塊中33家鋰離子電池概念股上漲,但均未出現個股異動表現。經南都記者采訪獲悉,此番帶動,最先受益的或為電動車產業鏈上的關鍵零部件環節,其中鋰離子電池則是非常緊要的部分。不過,特斯拉題材已大幅炒作過,目前市場跟風意愿不強。
特斯拉再掀電動車旋風
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8月7日盤后發布的財報顯示第二季度虧損3050萬美元,合每股虧損26美分,較去年同期虧損1.056億美元大幅收窄。公司當季營收從去年同期的2670萬美元猛增至4.05億美元,增幅高達14倍。而令市場感到振奮的是,特斯拉主力車型ModelS當季在北美市場的銷量再破紀錄,達到5150輛,遠高于市場預期的4500輛。受此消息提振,特斯拉股價在7日盤后交易時段大漲14%。而在8月8日早盤,特斯拉股價一度上漲至157美元,歷史上首次沖破150美元。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已超過350%。
受此消息震動,國內電動車產業再一次華美麗地進入人們視線,同時也在A股市場上泛起層層漣漪。而實際上,今年以來的A股電動車相關股票行情可以說就是被特斯拉帶起來的。投資證券評論人、私募人士阮一飛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不過國內電動車產業與美國電動車產業有著不同的特點,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需要擦亮眼睛,分辨清楚此電動車產業與彼電車產業之間的區別。特斯拉的市場策略是從高端切入,選擇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群體入手,取得了成功。而中國目前的電動車市場則走的是低端普及路線,而低端市場消費者對價格敏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總經理吳輝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電動車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在提升電動車性能的同時要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顯得更為緊要。
對國內電動車產業來講,特斯拉的成功相當于給國內疲軟的電動車市場打了一支興奮劑,讓從業者看到了產業化的曙光。但是,國內電動車真正的產業化還有待于電池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而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南都記者多方采訪得到的共同看法是,電動車產業是一定能夠發展起來的,產業化只是時間的問題,業內多認為在5-10年之間。
市場跟風意愿不強
該行業的產業鏈生態正逐步完善。阮一飛補充說,從鋰離子電池制造、傳動裝置制造、發動機研制到整車制造,還有配套的充電樁、充電設備制造等都發展迅速,特別是鋰離子電池這塊,不少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像大東南的一款鋰離子電池薄膜,就比美國杜邦的更耐高溫。
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吳輝的觀點是,先受益的將是產業鏈上的關鍵零部件環節。如上游的電池、電機和電控將先于整車企業而受益。而所謂的商機也將率先出今朝此關鍵零部件環節中。目前,除了傳統汽車企業在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之外,大量的非汽車產業內企業也是躍躍欲試,比如很多動力電池企業也嘗試加工電動車,而如果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加工牌照放開,將會出現一些與傳統汽車思維不一樣的新進入者。
在今年這一波特斯拉股價暴漲影響下,江蘇國泰、億緯鋰能、均勝電子等鋰離子電池概念股曾有短短數個交易日連漲超50%的壯舉。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繼續不斷創出股價新高的同時,A股鋰離子電池概念股并沒繼續大幅上揚。而基金對鋰離子電池概念股的熱情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
據統計,基金二季度重倉26只鋰離子電池概念股,合計持股市值高達82億元。其中39只基金二季度重倉上汽集團,期末持股市值達35億元位居榜單首位;19只基金二季度重倉德賽電池,期末持股市值12.19億元位居榜單次席;12只基金二季度重倉復星醫藥,期末持股市值12.07億元位居榜單第三位。而與此同時,還有多達37只個股二季度無一基金重倉。
聲明: 本站所發布文章部分圖片和內容自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